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20
摘要:“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

  江城,一腔热血在燃烧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鹏战“疫”片段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马嘉隆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庄颖娜

  “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

  这是张晓鹏微信朋友圈里最新的一条状态,时间是2020年4月16日。

  那一天,作为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张晓鹏,在离别的大巴车发动那一刻,用这条朋友圈告别武汉——这片他与战友们战斗了81天的“阻击阵地”。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张晓鹏近照。邵龙飞摄

  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81天,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被一种情绪感染着”。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

  也是在这81天中,习惯于寂寞、不长于言辞的张晓鹏真切地感受到热血在燃烧。

  那种炙热的感觉是一份责任——军装在身,就要冲在战斗最前线;是一种力量——再难再险,也有最坚实的臂膀支撑前行;是一片情怀——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冲锋就是一种本能!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左)和曹诚研究员身着正压防护服进入“红区”。张振威摄

  从沉默寂寥的寒冬,到万物勃发的初夏,81天,成为张晓鹏军旅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武汉,也已成为张晓鹏人生坐标中的重要一点。张晓鹏说,当时光的流水已越过那段惊险的悬崖,回头望去,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声令下,连夜回京——“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偶尔会打破夜的宁静。

  这是张晓鹏过往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安的农历新年。回头看看日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新年来临前夕,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

  武汉封城了。

  终于,张晓鹏手里握着的电话响了——

  “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

  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多年的相处,让张晓鹏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他“听得出老师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

  挂断电话,张晓鹏才意识到,刚刚自己下意识的回答将结束他的春节假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与家人共度春节的计划。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改变的,远不止这些。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邵龙飞摄

  “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走。”张晓鹏的父亲张传启故作轻松地打趣道。

  母亲和妻子已经在默默收拾行李,96岁高龄的姥姥也被惊醒,坐在床边,欲言又止。张晓鹏突然觉得愧疚。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刚刚在河南老家住了不到30个小时就要离开,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半开玩笑的语气里藏着不舍,但也透着坚决。他知道姥姥的欲言又止里藏着失落,也包裹着疼惜。

  张晓鹏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当年驾驶战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画面。父亲知道,同样是保家卫国,战场有不同,使命却一样重如泰山。如今,到了儿子上“战场”的时刻。

  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

  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

  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

  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

  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

  这一“硬仗”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工作中的张晓鹏。邵龙飞摄

  电台里的一首老歌把张晓鹏的思绪拉了回来。妻子又拧开了一瓶咖啡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咖啡的苦涩与香醇在口腔蔓延。他在暗暗思忖着即将到来的这次抗疫战斗会是怎样的场景,电视新闻中武汉空旷的街道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当太阳高高悬在天空,张晓鹏的车驶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大门。一下车,北京寒冷的空气顺着衣服缝隙钻进身体,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快速向实验室走去。

  眼前的景象让张晓鹏本已疲惫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以往春节冷清的办公楼此时不停有人进进出出,成箱的设备、试剂已经打包完成,送他们奔赴机场的大巴车也等在不远处。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