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和保家卫国的武装集团,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灵魂。新时代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守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坚定惩治军中腐败,保持人民军队本色;加强官兵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严明军纪和以法治军。 四是强军的根本——加快应战准备。强军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作战能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开展实战化训练。军事斗争准备是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军事术语和常态工作,为防止“和平建军”思想状况的发生,必须强调实战化训练,做到“练为战”,杜绝“练为看”,达成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五是强军的关键——军事改革。为适应现代化作战要求,必须深化军队组织结构和指挥体制的改革。十八大以来的军事改革或叫军队改革,有一个从调研论证到高层决策的过程。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挥体制,即撤销四总部,设立军委15个直属机构;二是重新设置战略方向和战区布局,将原来的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强化海军和空军建设,陆军裁撤30万人。基本实现了“军委抓总、军种主建、战区主战”的总体设想。 六是强军的潜力——深化军民融合。军民融合的含义是: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物质文化生产部门,有机地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体系之中,形成投资成本的兼容和双赢,这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优化路径。例如:军队的被装厂,可以军转民,既能生产军装,也可生产民服;对某些军队人才的培养,凡是地方院校可以培养且缺乏规模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军队就不必再专办军校,地方院校的国防生教育,即属教育类军民兼容的高等教育。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飞机场、飞机制造厂,由于投资较大,可以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六、台海局势分析 (一)台湾现实情况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陆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00万人。台湾经济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处于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台湾经济于1950-60年代起飞,得益出口导向和社会稳定,也得益于蒋介石从大陆运走的56000箱黄金(按当时汇价约合100亿美元)。1999年时,台湾GDP总量相当于大陆的约三分之一,现在仅相当于大陆一个发达的省份。这说明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大陆近20年发展较快,把台湾比下去了;另一方面,民进党上台后,台湾乱象丛生,人才和资金外流,经济增速下降。 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安全的隐患,主要是政治生态恶化。台湾有四个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有五个主要政党(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亲民党、台联党),主张两岸统一的人数日益减少,这与国民党地位下降,原来随蒋介石退守台湾(50余万人)的“外省人”数量急剧下降有直接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文化和思想结构的变化,新生代与大陆的亲情感渐行渐远。据台湾一家媒体的民意调查显示,主张独立的占28%,主张维持现状的占55%,主张统一的仅占13%,其余4%拒绝对“统独”问题表态。 (二)中央的对台方针 台湾问题是解放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三大战役结束和海南岛解放后,毛泽东曾筹划和布局解放台湾,后因朝鲜战争爆发,为避免南北两线作战,台湾问题被搁置。1950年代末,毛泽东曾设想过“和平解放”,甚至让蒋介石保留军权(可视为一国三制)。周恩来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一纲四目”。 一纲是必须回归和统一。四目是:台方同意后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蒋介石;台湾军政及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之处,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每年均有财政赤字);台湾的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后协商决定;双方互相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邓小平主政中央后,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为了不让美国人钻空子,也防止单纯和平统一观念的产生,他又明确指出:主张和平统一,但决不作放弃武力解决的承诺。我理解,承诺放弃武力解决,会导致长期拖延以及“和平分裂”。邓小平为及早商谈解决,曾把它列为1980年代的三件大事之一,故有“叶九条”的产生。 (三)美国的对台政策 美国对台政策是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棋子。它干预中国内政的原因和企图有三:一是从政治上遏制共产主义,这既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扶蒋反共”,也表现为为解放后的“亲台反华”;二是台湾地理位置重要,被美国视为“不沉的航母”,控制了台湾,就可以向北控制日本,向南控制震慑东南亚各国;三是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控制了台湾,就控制了西太平洋的贸易通道,为美国占领这一区域的贸易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在对待“统独”问题上,美国是既反对统一,也反对独立。因为,统一有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而独立,又会引发大陆武力攻台,使美国陷入对华交战,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这就形成中美台之间非常微妙和奇特的互动型“小三角”关系。就美国来说,它一方面持续对台军售,抵御大陆动武,另一方面也时而敲打一下“台独”,美国对台的基本策略是:反对“急独”,培植“缓独”,实现“不统不独”。因为,维持两岸分治和不统不独的现状,对美国遏制中国总目标最有利。 (四)对台湾走势分析 台湾问题的走势,取决于“小三角”关系的互动,从根本来说,取决于大陆的军事实力或综合国力。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义大于利,穷也要有志气,死也要站着死;美国文化是利大于义,奉行丛林法则、欺软怕硬,打败了就投降。历史上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特别是我军炮击金门,都一再证明了美国人奉行“大炮的射程之内是真理”。 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在不断降低,武统的趋势在不断加大。我们曾希望以“大三通”(通商、通邮、通航)增进两岸“情近”、“心通”。看来,善意的对台优惠,反倒事与愿违;因为统一将失去分治的好处,谁还乐意争取统一呢。我曾参加过两岸关系问题的学术交流,深感对方(蓝营)心态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