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军事理论与战略传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核武器技术、信息技术和太空技术的广泛应用,军事战略的认识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当代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内涵也随着不断丰富,军事战略称为是有关现代战争特点、以军事手段防止战争的途径、国家的防御准备以及实施整个战争和战略规模的军事行动的方法和样式的科学知识体系,又是最高军政领导防止战争、国家和武装力量备战并领导武装力量作战的实践活动领域。 一、俄罗斯的军事战略 俄罗斯军事战略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军事战略更加积极并含有一定程度的进攻性色彩,俄罗斯军事战略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奉行“积极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2000年—2003年) 2000 年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对俄罗斯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先后颁布新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军事学说》等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明确了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构建了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基本框架,使得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极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阶段:奉行“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2003 年—2008 年) 2003 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俄罗斯高层领导人对于这场战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面对高度信息化的美军,如何准备未来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成为俄军关注的重点。2003 年 10 月,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的构想文件,拉开了俄罗斯军事战略新一轮调整的序幕。时任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的巴卢耶夫斯基指出:“该构想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威胁判断、军事力量的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补充。”2004 年 2 月俄军举行了“安全—2004”战略核演习,巴卢耶夫斯基宣称,“我们现在这样表述武装保卫俄罗斯的主要组织原则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这标志着俄罗斯军事战略已实现从“积极的现实遏制战略”向“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转变。该战略将“非对称回应”作为战略方针,用于指导俄军的建设与发展。 普京执政后,受到持续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俄罗斯综合国力已经不能支持普京在军事领域与主要战略对手展开全面较量,而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围堵并没有减弱。为此,俄罗斯只能以“非对称回应”的战略方针作为指导,集中有限的资源在俄罗斯占优势的领域抗衡主要战略对手。在“非对称回应”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俄罗斯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行动原则,不断增加军事投入力度,调整体制编制,减少俄军数量,优化军兵种结构。同时,执行武器装备更新计划,组建地区司令部并开始试验跨军种战区指挥体制,以提高俄军执行军事任务的能力。 第三阶段:奉行“遏制和防止军事冲突”的战略(2008年—2014年) 俄罗斯判断,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俄面临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北约和美国。北约对俄的威胁主要在于,北约的职能走向全球化,积极开展军事活动,并通过不断东扩继续向俄边境推进。美国对俄罗斯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美在东欧和俄周边地区加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大力发展空天袭击兵器和高精度打击武器和信息武器,以及实施太空军事化。由于在常规武器特别是常规高精度武器领域已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其他一些北约国家,为应对来自美国和北约的威胁,俄罗斯所能依靠的只能是仅次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和十分先进的空天防御力量,以此来遏制针对俄的大规模战争和核战争。其中,战略核力量主要遏制对俄的核打击和使用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地面入侵,而空天防御力量遏制对俄的空天战略袭击。 在积极遏制大规模战争和核战争的同时,俄也清醒地认识到,俄当前面临的现实威胁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西北、西部和西南战略方向。在西北,俄可能同芬兰或波罗的海三国爆发边境冲突;在西部,俄可能被迫出兵保护东乌克兰和德涅斯特河沿岸俄罗斯族人的利益;在西南,外高加索地区可能再次爆发类似俄格战争这类武装冲突,俄需出兵履行联盟义务,也可能需要出兵维护里海地区的能源利益。因此,俄军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在世界范围内打大仗,而是在周边地区参予中小规模的、中低强度的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在广泛使用高精度武器的现代战争条件下,这类军事冲突具有速战速决、毁伤目标程度高、军队和火力机动快等特征。这就要求俄军实现由大战动员型军队向常备机动型军队的转型,建立一支精干、高效、机动的新型现代化军队。这支军队应能够在保持战略遏制潜力和战备能力的同时,打赢两场任何类型的武装冲突。 第四阶段:实施防御性军事战略和形成“北极战略体系”(2014年后) 2014 年,俄颁布的第四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指出,俄罗斯不以谋求霸权地位作为目标,俄罗斯实施的是防御性军事战略。但“防御性”绝非意味着单纯而保守的防御战略,在现代战争中,进攻和防御从来都不存在着严格的界线。 2014年12月,在俄罗斯颁布的新版《军事学说》中,提出要确保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在北极地区建立和发展军事基础设施成为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首要任务。2015年7月,在俄罗斯颁布的新版《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中,将北大西洋和北极列为俄罗斯海上战略的首要方向,提出要在北极地区建立统一的新一代水面舰艇和潜艇驻泊体系。由此可见,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核心就是将北极地区作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方向,并将其作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为此,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数十年来,俄罗斯一步步建立、加强其在北极的地位,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重获北极地位,更是有效加强这一地位。” 二、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征和运用原则 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纵观俄罗斯军事战略发展与演变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俄罗斯军事战略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内外环境明显不同,但其中反映出的某些特点却惊人地相似,即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 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基本特征: (一)倚仗军事实力谋求发展是俄国军事战略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特征 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俄罗斯一样,几百年来一贯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倾其国力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不惜代价地扩军备战,并主要倚仗军事力量来谋求发展。不论是把"俄国变成一个大兵营"的沙皇俄国,还是历来坚持"国防建设处于一切工作首位"的苏联,抑或是希冀以军事力量来"恢复大国地位和传统势力范围"的俄联邦,都始终把军事的发展视为基本国策。当然这其中也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二)强调战略进攻及军事行动的进攻性和突然性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