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郭松民 评《南征北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8
摘要:克劳塞维茨其著名的《战争论》中,一直强调“主力决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主力决战”,打垮或歼灭对方主力,才能决定战争胜负。 但克氏的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对一个真正优秀的,深谙军事辩证法的统帅

克劳塞维茨其著名的《战争论》中,一直强调“主力决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主力决战”,打垮或歼灭对方主力,才能决定战争胜负。

但克氏的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对一个真正优秀的,深谙军事辩证法的统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决战”,而是“在什么条件下决战?是于我有利的条件下决战?还是于敌有利的条件下决战?”

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努力创造于我有利于敌不利的条件,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要尽量避免与敌决战,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后,就要坚决果断地与敌决战。

蒋介石可谓克氏的一位没有天分的好学生,他更多地继承了克氏形而上学的一面。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蒋军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宣读“总统训示”:“此系决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云云。但关键在于,当蒋军执意要和我军决战的时候,我军却决不肯与其决战,但当蒋军不想决战的时候,决战却突然降临了。

06

《南征北战》开始时的我军的大踏步后撤,就是为了创造有利的决战条件,让蒋军将拳头分开,变成五指,以利于我军一根一根地将其斩断——这一点,蒋军的张军长、李军长始终都没有明白。

当高营长所部渡过大沙河,撤到陶村一线时,师长告诉高营长,要在陶村阻击张军长所部继续北上,“摆开一个决战的架势”。

为什么要“摆开一个决战的架势”呢?就是要利用蒋军急于与我决战的心理,误以为我军主力在此。但此时我军主力已经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星夜北上,准备以绝对优势兵力,在凤凰山一线将李军长所部团团包围。

陶村阻击战不是决战,而是为在北线全歼李军长所部创造条件。

阻击战打得非常英勇。美式装备的张军长所部,完全按照美军的战斗条令展开进攻——首先用美式榴弹炮对我军阵地进行火力准备,然后用坦克引导步兵发起冲锋。这一战斗场面后来被冯小刚在《集结号》中“致敬”,尤其是“小胖子李进只身炸坦克”的桥段。陶村阻击战打了五天五夜,顺利完成任务。高营长带领部队趁夜撤出阵地,脱离了和蒋军接触。第二天,敌军占领了已经空空如也的陶村,却发现“共军主力取向不明”。张军长和参谋长在指挥部一筹莫展,正在揣测我军意图,突然一封电报传来,宛如晴天霹雳:“十万火急,北线李部在凤凰山一线陷入共军重围,着你部火速增援。”

郭松民 评《南征北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

蒋军梦寐以求的“决战”终于降临,却发现这完全是一场噩梦。影片中最有趣的对话是李军长在电台呼号中苦苦哀求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这句话,仍然活跃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新成语”。被阻于摩天岭之下的张军长则焦虑且不耐烦地回答说:“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时,电台里突然传出了冲入李军长指挥所的我军战士的呼喊:“不许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影片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表现我军与敌军抢占摩天岭的战斗场面,把敌我双方从摩天岭的南北两侧抢占同一山头得情景表现得扣人心弦:一面,是我军生龙活虎般地向山顶冲击;另一面,是敌军士兵被军官像驱赶羊群一样消极地、死气沉沉地向上爬。这一桥段经常被引为教学或解释平行蒙太奇的范例。

郭松民 评《南征北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

李军长全军覆没之后,全歼张军长的时机就成熟了,现在已经变成了不是敌军寻找我军决战,而是我军寻找敌军决战了。参谋长向在摩天岭下进退两难的张军长报告严峻形势:“在我军的正面,共军两个纵队,正在向我扑来,另有四个纵队,正在向我左右两翼快速运动。”张军长又是惊惶又是不服:“共军的胃口真大,居然吃到我的头上来了。”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中“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这里表现得很充分,张军长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战略态势一变,我军的大踏步后退就变成了大踏步前进,战士们也领会了战略意图:“像这样的歼灭战,再跑五六个来回也不冤枉!”

郭松民 评《南征北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

07

在张军长神情沮丧地带领部队从摩天岭撤往大沙河以南的过程中,参谋长和他在吉普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军座,你在想什么?”“我在想,我们这一次输得太冤枉,完全被共军钻了空子,美国顾问又该说我们无能了。”“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因为共军太狡猾了。”这段话,信息量很大。参谋长一方面是要替自己开脱,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不服气,“你美军遇到了这样的共军,也不一定能占便宜。”参谋长的感觉很对。不过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影片的时间设置在1947年),麦克阿瑟就在朝鲜战场上犯了和蒋介石几乎一模一样的错误,也遭到了同样狼狈的失败。在战犯管理所的国军降将听到这样消息后,在感到释然(终于不再纠结我们是不是真的无能了)的同时,终于对共军心服口服了。

郭松民 评《南征北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