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20年很长,从懵懂到中年 军旅20年很短,仿佛一瞬间 走路都带“风”,干劲使不完 转岗刚两年,比武得第一 荣立三等功,年底晋二级 战友们说:“这个老班长不一般!” 让我们走进第80集团军某“模范红军旅”,来听一听二级军士长韩曦的军旅故事。 去年7月的鲁中某野外驻训地,热浪滚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集团军防化装备维修技能比武激战正酣。 作为参加考核最老的兵,韩曦还是有些紧张的。军旅已走过近20个年头,有人劝说:“老班长,别去了,没必要较那个真!”可作为连队最老的兵,他偏偏就不信这个“邪”。 然而,来到考核场之后,他犯了愁。虽说兵龄最长,但由于部队编制体制改革,他接触这个专业还不到2年的时间,而其他人员都是来自集团军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有来自某防化单位的,有上过防化专业士官学校的,带队参加考核的干部也为韩老班长捏了把汗。 有啥可怕的?练就完了!韩曦像着了魔一样,拿出了平日里的“狠”劲儿。 白天,他泡在训练场,头顶烈日,时常向一起集训考核的专业人员请教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还常常向曾经自己上学时的院校专家请教,有时电话一打一个小时。 晚上,野外驻训地的蚊虫跟饿狼一般。而韩曦偷偷躲进饭堂加练,生怕打扰到别人休息。夜深人静之时,只有蚊子的“嗡嗡”声在耳边作响,几个小时下来,他的身上被蚊子咬十来个包,青一块、红一块。一张电路图,别人画1遍,而他硬着头皮画了12遍,笔记也记了厚厚的一大本,自己视之为“宝典”。 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考核如期而至。参考员需要在三十分钟内排除三个故障现象,而每个故障现象有两个故障点,故障点间又是环环相扣的,一处错误则满盘皆输。 “开始!”随着考核员一声令下,韩曦迅疾进入考核区。经历过无数赛场的他,双手此刻却有些不听使唤。“1,2,3……”一边心中默念数字,一边调整呼吸。高手过招,技术重要,心态也重要。渐渐地,他进入状态,利用平时所学,二十多分左右顺利排下两个故障。但第三个故障却成了他的“坎”,上下查看装备无异样,检测报警工作系统各部件仪器工作均正常。汗水湿透全身,他急得直搓手。“肯定是信号传输问题”,他随即排查报警信号线路,更换模块,修复电路。 “砰,亮了!”自检通过,指标显示正常,故障排除完毕。凭借着稳定的发挥,韩曦最终从“尖子”中脱颖而出,总评获得了集团军这个专业的第一名。 韩曦荣获集团军专业比武第一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背后付出的汗水,只有韩曦自己知道。专业比武第一名,韩曦荣立三等功,年底顺利晋升二级军士长军衔,并成为集团军第一届党代会的战士代表。 有句古话:“人不狠,站不稳。” 就是这股“狠”劲,韩曦走过了20年军旅,先后取得焊工、驾驶、射击指挥系统等多个专业的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创新改造扳手工具使用方法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荣立三等功3次。同时,他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逼迫”自己成为了“兵王”。战友们说,岗位上的韩班长就是这么“狠”。(通讯员 段玉洋 曹西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