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8
摘要:见到丁盛,是在建军91周年前夕,这位曾两度获得联合国维合荣誉勋章的上校军官,并没有展示他的荣誉勋章,而是拿出两块变了形的铁片,“这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纪念

见到丁盛,是在建军91周年前夕,这位曾两度获得联合国维合荣誉勋章的上校军官,并没有展示他的荣誉勋章,而是拿出两块变了形的铁片,“这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纪念品。”那是两块再也普通不过的废铁片,扔在马路上绝不会有人去捡。但看得出,丁盛却是认真地珍藏着,里面用几层纸包裹,外面还用密封袋装着,每一次取出,都是轻拿轻放,生怕弄坏了似的。他的故事就从两块铁片讲起了。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图说:2016年,向同在马里执行任务的维合人员赠送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提供

亲身经历人体炸弹袭击

“2016年6月1日凌晨,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营地的维和部队遭遇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其中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前年夏天,短短60余字的新华社快讯,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彼时担任联合国马里综合稳定团东战区训练处长的丁盛,被炸弹冲击波震倒后,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冲向了指挥岗位。事件处理完毕,他们在营区用汽车爆炸碎片建起了警示柱。他自己也捡起两块碎片揣在口袋里,时刻提醒自己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珍贵。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图说:在西撒哈拉担任军事观察员时主持军事仪式。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提供

马里被联合国称之为最危险的维和行动,伤亡率居于各任务区之首。在马里,丁盛亲身经历了汽车炸弹、人体炸弹、火箭弹等针对维和部队营区的袭击。在遭遇袭击的那个夜晚,丁盛和战友们指挥若定,快速、准确、有效处置了这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这也被列为联马团成功处置暴恐袭击的案例。而在训练处处长岗位上,丁盛要负责督导、协调联马团东战区14支不同任务类型部队、40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官兵的训练工作。期间,丁盛筹划组织了“撒哈拉之刃”等3次多国部队联合军事演习,受到联合国马里综合稳定团的高度评价。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图说:在马里执行任务时,组织“撒哈拉之刃”联合军事演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提供

赴非洲担任军事观察员

穿行于危险的国际维和任务区,对于丁盛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13年6月,凭着多年历练而成的过硬军事素质,经过层层选拔考核,丁盛受国防部委派,赴非洲履职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军事观察员。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图说:2013年,在西撒哈拉担任军事观察员时,队友们为他庆祝最后一次巡逻的情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提供

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军事缓冲区周边进行巡视,核查停火线两侧上百个驻军单位的人员、装备变更情况,随时掌握当地军事部署变动、外来人员动向以及水井水位变化等重要情况。此外,还要对巡逻过程中发现的地雷及未爆炸物进行标注,监督排爆部队予以清除。从工作内容便可以看出,军事观察员每天要穿行于雷区密布的无人区,还经常遭遇走私、偷渡等不法组织,“周围自然条件恶劣,巡逻中只能沿旧的车辙按GPS标定的坐标行进,对观察员的驾驶技能、通讯导航、野外逃生、医疗急救等战术素养都有严格要求。”

一年中,丁盛顺利通过任务区各项能力测试,提前一周以全优成绩通过了巡逻队长认证考试,获得了队友的高度认可。在逐步适应军事观察员的工作、生活过程中,他经历了营房官、人事官、作战官、训练官、副队长等多个岗位的锻炼,实现了从一名军校教员向专业、高效的维和军人的转变。在工作中他累计完成了200多次地面、空中侦察任务,巡逻里程逾3万多公里。由于业务素质过硬,他先后为巴西、意大利、俄罗斯、洪都拉斯、加纳等7名不同国家的新任观察员担任导师,帮助他们学习掌握观察员业务,赢得了外国军官的尊重。

很多人不解,“你是一名政治教员,为什么要到条件艰苦的边境,还要去国外的战乱之地呢?” 在丁盛看来,答案很简单,只要是一名军人,就应该为走上战场做好准备。军校教学的核心是为战、教战、练战、研战。和平时期,教员作为“播火者”,只有通晓战争,才能传战争之道,授战胜之技,解打赢之惑。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当代军校教员对“能打仗、打胜仗”的事业追求。

他的课有一股硝烟味: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任务政治工作教研室

图说:在马里执行任务时,作为训练处长,检查孟加拉步兵营训练。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提供

政治工作围绕战时展开

课堂成为走向战场的“出发地”。2001年,受上级指派,丁盛开始参加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研发,从一名计算机情报处理方向的研究生,迈入军队政治工作领域。此后10年间,他领衔或参与的课题项目屡次受到表彰。2011年,博士刚毕业,丁盛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边防部队基层一线去加钢淬火。在云南老山边防二团驻守巡边期间,还带队参加了“马关11.24”爆炸案的抢险救援工作。

“从教以来,我始终坚持教学不能脱离实战,政治工作也要围绕战时展开。” 丁盛强调。或许,他在海外执行任务的非凡经历,让他与众不同。作为战时政治工作教员,丁盛的讲台不止在课堂里,更多时候是在演训场上。这些年来,从保障全军重大演习任务到军队院校“军魂”、“血性”系列演练,从军委机关的指挥所到部队院校的训练场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并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印记:在2011年出版了16万字的个人专著《军队网络宣传工作基本问题研究》;2009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制作的多媒体教材《战时宣传品制作》获原总政院校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第一名。2007参与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03GJ032-017)获“十五”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一等奖。

特约通讯员 徐连宗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