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这位工龄62年的“老师傅”,是“国宝”!│初心故事?(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8
摘要:nbspnbsp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加工难度日益增大。而这台陪伴着祖国装备工业发展走过几十年的制造设备——9米立车,也一直以与时俱进的身影在这个大潮中前进。 nbspnbsp几十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加工难度日益增大。而这台陪伴着祖国装备工业发展走过几十年的制造设备——9米立车,也一直以与时俱进的身影在这个大潮中前进。

    几十年来,通过多次对设备有针对性地大修改造,9米立车这台“老设备”不断增添着“新动能、新本领”,“老当益壮”地发挥着新的作用。

    从用废旧刀杆、螺帽固定工件,操作者“跳到”运行中的9米立车卡盘上测量工件尺寸,到利用数显、电脑监控加工工件的参数和进程,聪明的工程师逐步对设备进行电子化、国产化改造,直至给“洋设备”彻底换上了“中国芯”,为“中国制造”源源不竭地贡献着力量。

    在机械加工设备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在多年的改造中,如今这两个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性能更加优异。

    润滑系统改造前故障率较高,哈电集团将其更换为国产化大流量双螺杆泵,在夹盘原有温控系统上增加了移位传感器,灵活调整夹盘浮起量,不仅保证了加工质量、拓展了加工能力,还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与停机时间;

    直流调速装置、主电机的国产化替代,让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维修更加简便;

    3处温度检测元件热电偶的国产化更替,更是有效保证了机床的安全稳定运行;

    ……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2016年,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项目投产在即。

    白鹤滩的部件加工尺寸大,相对其它产品精度要求更高。为了满足要求,操作人员使用9米立车,在设备上安装雾化泵、在工件上涂抹润滑油,终于将工件平面度控制在了0.2毫米以内,得到了白鹤滩项目监理人员的高度赞誉。

    此后,其余待加工的环板陆续运到9米立车生产,全部达到精品标准。

    随着发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变化,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更为先进的数控设备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

    但9米立车依旧保持着它的初心,为产品的按期完工、高质量制造保驾护航。

    育 人

    为青年才俊成长铺就绿荫大道

    60多年来,9米立车完成的不仅仅是产品加工,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为青年才俊铺就了一条成长、成才的绿荫大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匠和管理人才。

    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工厂视察,视察工作中,总理没有忘记这台“国宝”设备,特意来到9米立车前,当年的主操作者傅维章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凭着虚心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劲儿,年纪轻轻便担当重任。见到总理来了,傅维章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总理热情地与他握着手,关切地询问生产情况,傅维章既羞涩又紧张地回答着总理提出的问题。

    时隔一年,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再次来工厂视察,再次来到了这台“国宝”设备前,看着这台旋转着正在加工工件的9米立车,总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突然,总理转过脸问道:没看见小傅同志,小傅同志还在这里工作吗?周围的人员满脸惊讶,总理不但没有忘记这台“国宝”设备,居然还记住了傅维章。

    当时傅维章因厂里临时安排了其他任务,并没有在机床旁。工作人员把傅维章叫到总理身边,傅维章向总理汇报这一年来,9米立车加工的重点产品,以及一年来自己的收获、成长。

    这段令人难以忘却的往事在傅维章心里扎下了根,逢人便提起,末了还不忘一番感慨。直到现在其他人说起这件事,依旧能体会到傅维章当年的心潮澎湃。在这件事情的激励下,傅维章在9米立车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业绩更突出,并先后担任了车间副主任、分厂副厂长、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务,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

    9米立车自1959年投运到现在,先后经历了六代操作工人的执着和坚守。

    1987年入厂的孙明臣,来到企业不久便与9米立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孙明臣介绍,当年他在9米立车上夜班,清晨时分,总会看到退休多年的老一辈操作者在遛弯,特意走到9米立车跟前,看看这儿、摸摸那儿,似乎是在爱抚阔别许久的游子。

    现在的主操作者杜平,也是每次出差下了飞机就直奔9米立车,似乎只有见到设备平稳运转,心才会平稳落地。1999年,杜平从水电分厂原轻金工段调到9米立车工作。20多年来,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儿必须得干好,既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功勋设备”这四个大字!多年的潜心钻研,杜平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只要一听到9米立车的声音,就能辨别出加工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一代代操作者的成长,不仅仅是缘于个人的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何尝又不是9米立车这样的“平台”的培育呢?

    62年来,9米立车参与并见证了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

    葛洲坝、刘家峡、白山、三峡、溪洛渡、向家坝、荒沟、仙居、溧阳、白鹤滩等等,这些国内标志性水电站项目建设,都有9米立车的身影。加拿大、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等,世界众多电厂、电站也遍布9米立车加工过的产品的身影。

    如今,9米立车也走过花甲之年,这个曾经厂房里的第一“巨人”,淹没在了企业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的浪潮中,淹没在了家族里不断增添的众多现代化的高大的数控设备中。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