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论内涵式发展理念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向(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9
摘要: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纷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这一思想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纷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这一思想对于教育领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人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要么过于强调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么将其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可选项目”,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和掩盖。基于内涵式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解决实践领域各类问题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更要将其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和创造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将其作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突破口,将关注点从“功利价值”“精英式”以及“片段化”向“人才培养”“全纳式”和“终身化”转变,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变化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向的根本性转变。

2.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由“项目思维”向“体系构建”转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求各类教育要素的深度参与和介入。当前,要在已有办学体制和工作机构设计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学校潜在教育资源,发挥要素功能实现的最大化。一是高校要理顺工作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创新创业工作机构,将创新创业工作置于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服务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推进,探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二是要建立就业、教学、学生工作、团委、科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业教育协调机制,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发展;三是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校外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调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聘任与晋升绿色通道等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效果评价上,要着重探索数量与质量、整体与个性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要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为基础,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由“课外活动”向“课堂教学”转变。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向。此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以提高双创教育的系统性。从当前来看,高校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通过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学分等形式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二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在建设好“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现有创业课程的同时,重点从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三个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三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可通过邀请商界精英来校讲座、带领学生深入创业企业参观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等形式增强创业教育教学效果。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授课效果。(作者单位:刘玉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白勇,北京师范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1]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6)[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9.

[2]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3]毛祖桓.新世纪新观念—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J].未来与发展,1988(4):10-14.

[4]电力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从人才需求简论电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能性[J].电力高等教育,1992(3):13-16.

[5]闵维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18-01-15(1).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