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5日电 4日,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以下简称“ME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顶尖的医学科学家共聚,展现癌症、艾滋病等医学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推动先锋医学与大众健康的连接,启蒙对真实医学的认知。此次ME大会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NEJM医学前沿》(全球顶级全科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集团旗下期刊)共同打造。 ME大会开幕前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寄语表示,希望通过ME大会,“引导更多人关注生命、认识自我,通过权威医学科普提升大众健康,减少病痛之苦。”他同时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为公司使命与愿景的一部分,引导我们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让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 首届ME大会的主题是“生命之问”,意图通过探索人体微观世界,追寻人类的进化之路,点亮大众对医学理性认知的启蒙之光。与会嘉宾包括美国麻省总医院肝癌研究主任朱秀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费立鹏、《NEJM医学前沿》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欧洲外科肿瘤学会会长Tibor Kovacs,美国麻省总医院肿瘤中心临床主任David P. Ryan,特别分享嘉宾邱晨以及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 全球顶尖医学专家聚首 关注医学前沿突破 在今年ME大会的舞台上,全球顶尖的医学专家和特别分享嘉宾,分享了癌症、艾滋病、转化医学等多个先锋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研究成果,以权威和准确的知识,搭建起了一座先锋医学与大众健康之间的桥梁,向更长的人均寿命、更便捷的治疗方式、更丰富的疾病治疗选择发起挑战。 开场嘉宾朱秀轩教授是肝癌和胆管癌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牵头领导多个重要突破性临床研究,为肝胆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肝癌患者占了全球总数的一半,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已得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肝癌治疗标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已在肝癌取得突破;胆管癌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基于其基因特点和新发现的可治疗的靶点,已开发出新的靶向药物。这些将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 李太生多年来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研究,近二十年来,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为我国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的临床诊疗及免疫学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他和团队历经艰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临床研究之路,引领了我国艾滋病临床治疗方向,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艾滋病治疗水平。由他牵头制定的进一步优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国方案”,也被写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在李太生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的抗艾治疗方案成了迄今为止国际范围内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模式。“让艾滋病如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只要坚持好好治疗,则完全可以实现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是他对艾滋病治疗的期许。
1/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