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蔡廷谦:为贯彻落实省委加快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的重大决策精神,深化全省地方党报的交流合作,为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氛围,借《厦门日报》创刊70周年这个契机,特别邀请七家福建省地方党报社长总编辑聚首厦门,就报业创新转型、媒体融合产业发展深入探讨,共谋合作路径。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实实在在地构建起协作机制,在新闻宣传、活动策划、内容出版、旅游推广等产业对接上进行实质性合作,共同提升影响力,实现互利共赢。 把握融合节奏培养融合人才 ●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泉州晚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叶燕民:媒体融合是必由之路,有几点转变一定要做。首先,要把握好节奏、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纸媒作为宣传主阵地之一,具有受众基础,向新媒体靠拢要逐步地加大力度;其次,要培育员工的融媒体意识,尤其要让老员工逐步增强融媒体思维;最后,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渠道、新需求,跟上时代潮流。加强媒体融合正当其时,人才是融合支点,培育全媒体型人才,充实各层次多元化的人才是搭建融媒体结构的重点。 深耕本土市场体现效率为先 ●湄洲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许晨聪: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党报在运作中要摒弃不顾实际贪大求全铺摊子,力求抓住全媒体平台和业态的一个方面,做到高站位、低身段,宽视野、窄切面,深挖掘、小入口;要紧盯全国融媒体发展前沿,深耕本土,找准重点,体现效率为先、效应为先、效益为先,高起点谋划,面向5G时代,把“地基”筑牢、把框架做大、把底盘做足,留出足够空间供分步拓展。 同时,借力研发,构筑自主品牌,增加用户黏合度,体现融媒体的特色,凸显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 坚持移动优先健全融合机制 ●闽西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廷彬:近年来,我们逐步建成了拥有“报、网、微、博、端、刊、栏、屏”等组成的全媒体新闻矩阵。同时,依托龙岩全媒体新闻中心,推进媒体融合。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传承闽西红色基因,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守正创新,加快龙岩全媒体新闻中心提升工程物理空间建设,推动数字演播室建设,建立健全以“中央厨房”为枢纽的媒体融合采编流程再造相关机制,努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优化运行机制激活人才活力 ●三明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王克新:在媒体融合的关键节点,我们始终坚持“边建边融,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要坚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先立后破,推动实现媒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目标,做到从“相加”到“相融”。自今年8月9日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以来,我们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激活人才活力,在理念上以移动优先,整合办公场所,加强硬件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整合内部资源迈向深度融合 ●闽南日报社总编辑叶明义:闽南日报社大力发展新媒体,建设了一系列新兴媒体。通过整合内部新闻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新闻资源互通有无,传播方式互为补充,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记者相互“给力”,拓展全媒体传播渠道,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互动互联迈向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通过优势互补形成融媒格局 ●闽东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陈力:备忘录的签署,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业务创新,推动各地方党报深度融合。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开拓的思维主动作为,结合各自实际,在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人员整合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媒体融合之路,达到“新媒体首发,融媒体跟进,全媒体传播”的格局。 推动共创共享筑牢合作关系 ●平潭时报社总编辑蒙少祥:通过与各党报的想法交流、经验分享,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是一条正确之路。我们不仅融合了新媒体,并且与广播、电视等媒体也融合在一起。接下来,对于各地方党报间的跨介质、跨区域、跨行业深度融合,我非常期待,希望一起努力打造“共创+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