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并购重组政策松绑激发创业板活力 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添新路径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6
摘要:重组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近10年来,创业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计披露589单重大...

  重组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近10年来,创业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计披露589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5729.25亿元;有289家公司实施完成409单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3783.36亿元,累计配套融资金额超过1304.84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并购重组政策松绑激发创业板活力 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添新路径

  创立10周年之际,创业板改革迎来加速。10月18日晚,证监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修改后的《重组管理办法》取消了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并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至36个月,同时允许战略新兴行业及高新企业通过重组上市方式进入创业板,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

  此次修改后,创业板对借壳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敞开大门,以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升级转型。当前,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正迎来政策松绑的发展机遇期。证监会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公司经营困难、业绩下滑,更需要通过并购重组吐故纳新、提升质量。因此,为强化监管法规“适应性”,发挥并购重组功能,故删除净利润指标,以支持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并购重回理性 为政策松绑奠定基础

  并购重组不仅是企业加快发展转型的手段,也是上市公司提升业绩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已经实施完成的289家创业板公司在2018年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22.19亿元,同比增长率23.79%,而非重组类公司2018年平均营业收入为15.2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20%。重组公司业绩规模大、增长率高,外延并购对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壮大正面作用明显。

  2014年A股开启并购重组大潮后,创业板也迎来并购重组的爆发期。数据显示,创业板并购自2012年起步以来,在2015年达到最高点,当年创业板公司实施完成113起并购案件,是2014年并购数量的两倍之多,并购金额达900亿元。同时,以游戏、影视等轻资产为主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案例溢价率持续走高,溢价率水平在2016年达到峰值。数据显示,创业板409单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平均溢价率为786.63%,其中2016年并购重组方案平均溢价率高达1126.51%。

  高溢价收购为之后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也成为高悬在创业板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18年,游戏、影视行业的高溢价并购重组带来“后遗症”终于爆发。2018年底,有超过200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商誉减值也成为创业板公司业绩下滑的一大主因。国信策略研报表示,2018年四季度,创业板公司商誉减持金额高达近400亿元,使得2018年四季度单季全部创业板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97亿元。业绩严重亏损、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公司多数大幅计提了商誉减值。

  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后,随着监管政策导向的转变和市场自身对于重组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并购活跃度有所下降。2019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并购重组共完成21起,金额仅346亿元。同时,并购溢价率开始显著回落,2019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并购溢价率为466.43%。

  市场逐步回归服务产业本源

  重组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近10年来,创业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计披露589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5729.25亿元;有289家公司实施完成409单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3783.36亿元,累计配套融资金额超过1304.84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从去年以来,监管层已经逐渐从政策层面放开了并购重组的限制,先后推出了“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放开配融补流、缩短增发间隔时间等优化并购重组的利好政策,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拓宽发展空间。目前已有4单项目成功适用“小额快速”通道,其中创业板公司有3单,拓尔思作为首单“小额快速”案例,从受理到拿到核准批文仅20个工作日。

  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以产业整合升级、上下游产业并购为主,占比约七成。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宙邦为例,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新宙邦通过3次外延式收购实现氟化工业务布局,成为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锂电化学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新宙邦在国内锂离子电解液市场份额超过20%,在电容器化学品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50%,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去年以来,涉及业绩不达标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并购重组案例开始增多,这类商誉风险至今仍让部分上市公司心有余悸,也引导着企业并购回归理性,市场逐步回归服务产业发展本源。从行业看,创业板公司重组标的集中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这五类行业占到了重组方案总量近50%,前几年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热点领域盲目跟风型跨界并购大幅减少。

  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今年9月30日,金石东方发布了拟更名相关公告,公司名称拟由“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由“金石东方”变更为“金石亚药”。自2017年收购亚洲制药100%股权进入医药制造行业之后,金石东方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1587万元、149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3.91%、28.46%。而在收购亚洲制药之前,金石东方主营业务为钢增强塑料管道生产,自上市以来,应收账款高企,业务增长乏力。

  金石东方只是创业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调整赛道、扭转业绩的一个成功案例,此外,还有不少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重获“新生”。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重组管理办法》允许战略新兴行业及高新企业通过重组上市方式进入创业板,给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创业板企业通过跨境并购打入世界市场,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数据显示,10年来,创业板累计实施跨境并购25家次,累计交易金额349.55亿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创业板企业的海外并购呈现聚焦新兴产业与高端技术的特点,海外并购标的主要集中于欧洲、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经济体,行业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专业技术服务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