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印度政府则计划到2030年前,全国所售汽车均将由电力驱动。为推动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印度将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商品及服务税(GST)从此前的12%和18%均下调至5%,以此鼓励大众使用更环保的汽车。不过,由于印度政府并不具备提供高额补贴的能力,因此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充电站网络建设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较大的困难。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调查公司富士经济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的全球新车销量市场规模将扩大至2018年的16.9倍,达到2202万辆,预计将以中国和欧洲为中心快速增长。从各地区2035年的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来看,预计最大市场中国将增至2018年的13.7倍,达1056万辆,欧洲将增至2018年的32.1倍,达674万辆。 由此可见,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重点发展的汽车类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和销售。大众汽车公司早在2017年9月就已经宣布,将投入约500亿欧元用于电池研发,并计划将在2030年为旗下的300款车型推出电动汽车。 另外,大众宣布,到2035年在中国的新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占比将达到50%。此外,比亚迪和丰田汽车在7月19日共同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相应的动力电池,计划将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此外,电动汽车不断发展除了对传统汽车行业的生态系统产生颠覆外,也可能将对汽车行业的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指出,一般而言,包括电池在内的电动汽车制造所需要的劳动力通常低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汽车,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或将令大量传统汽车行业员工失业,同时也将改变就业结构。不过,与此同时,大量电动汽车的生产过程或将变得更加简单,机器化程度也会更高,这也将为投资者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燃料电池汽车蓄势待发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已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跨国汽车制造商们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止。新技术的发展为全球汽车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多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尽管当前纯电动汽车正在飞速发展,但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时长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成为困扰各汽车制造商以及各国政府的共同问题。 而一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的不足,形成了一个新类型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V) 。所谓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燃料电池车的关键自然也就在于燃料电池。据了解,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含氢燃料经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氢重整气。 从动力角度来看,燃料电池车所用的电力来自车载燃料电池装置,而一般电动汽车所用的电力则来自电网充电的蓄电池,而发电所采用的大部分还是化学燃料,因此电动汽车依然存在污染问题。相比之下,燃料电池车具有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以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势。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2019世界新能源大会上表示,燃料电池汽车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最佳选择,而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需要构建集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和商业运营一体化的氢能体系,要加强对氢能优势区域进行氢能的全体系建设。 今年6月,由国家能源集团、同济大学、钢研集团、潍柴动力等30多家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编制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根据《白皮书》制定的目标,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达12万亿元,全国加氢站达到10000座以上,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台套/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万台套/年。 综上所述,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写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正在进一步扩展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呈现出了更多的发展新趋势和新业态。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我国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实施后,将加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竞争,以促使新能源汽车厂商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还需要迎接来自国外传统老牌汽车厂商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制造商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鏖战,而为了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国内的汽车制造商们更加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和技术的发展,开发更多的产品类别,并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自动驾驶汽车日趋成熟 传统汽车行业的创新,除了体现在驱动力的改变外,汽车与其他前沿产业和技术的结合,也将令传统汽车行业变得更加具有科技感,而自动驾驶汽车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与电动汽车类似,自动驾驶汽车也成为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并且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对传感器、雷达以及芯片等多种技术都存在较高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不但难度高,并且更加“烧钱”。 彭博新能源财经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内陆续雇佣约1150名员工专门从事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并且通用汽车公司将在2021年到2025年间推出“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据估算,通用公司在智能出行领域的相关并购中已经投入15亿美元。 而在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汽车在硬件和软件上要求都较高,车身需要配备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等设备,以便准确地获得车辆行驶道路以及障碍物的分析。同时,自动驾驶汽车还需要完善的计算系统。据外媒报道,英国芯片设计巨头ARM将与通用以及丰田公司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汽车的通用计算系统。 事实上,除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外,自动驾驶汽车也已经开启了试运行。稍早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企业Waymo表示,其纯无人驾驶汽车即将正式上路,向自动驾驶汽车商用化又多迈出了一步。此外,Waymo还在恶劣天气下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测试。如何在由大雨和大雪等天气引发的路况和行人行动模式的变化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