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号海蜇进入开捕期以后,山东各地的渔港就开始忙碌起来。烟台海阳渔民孙骁杰,在今年海蜇捕捞期间一共出海了10天,他告诉记者,今年海阳的海蜇资源还不错。【“今年量还行,海蜇这个生长习性就是分批地出现,间隔一段时间,又能出现一批,持续捕捞期应该能够达到30到40天左右吧。多的时候一网五六百斤,个头一般,和去年差不多。”】 今年我省渤海海域海蜇于7月15号开捕,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海蜇于7月20号开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7月底,全省累计投入海蜇回捕渔船约2000多艘,回捕海蜇约9108吨,同比增长2.0%。 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刘淑德:【“渤海海域回捕海蜇约3100吨,同比增加0.5%,产值约2460万元,同比减少24.6%,与常年相比仍属于资源较差的年份。今年莱州湾龙口等地近海海蜇资源较多,其他海域资源较少。”】 渤海海蜇资源略好,但山东半岛南部黄海海域回捕海蜇资源却减少,数据统计显示,南部海域回捕约6000吨,同比减少5%。其中,乳山、海阳等海蜇资源较好,单船日产多在1000-2500公斤,最高可达5000公斤。刘淑德:【“今年从我们资源调查情况看,海蜇资源量跟去年相当。今年海水、天气、温度各方面比较适合海蜇生长。前几年增殖放流以后,对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修复,海蜇的自然资源也能够形成一定的产量,放流的海域资源要好于不放流的海域。如果今年能够按时按量的放流,今年应该是海蜇的丰收年。目前因为放流资金整合,放流量下降,放流时间晚,对今年的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