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行业赋能,COSMOPlat已经为淄博建陶产业带来切实可观的改变。目前,海尔与淄博市淄川区合作建立的COSMOPlat建陶产业基地,通过产业集聚,将135家建陶企业整合为20余家。依托“生态+平台”的创新模式,链接海尔集团及社会开放资源,推动淄博建陶产业园实现三个转型:从中低端到中高端转型,从传统制造向用户定制化转型,从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平台化转型。 通过打造淄博样板案例,到2020年,COSMOPlat将完成全国8大建陶产区复制拓展,全面助力建陶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赋能路线,也将实现从建筑陶瓷到生活陶瓷的再次跨越。 跨区域赋能,“灯塔工厂”照亮长三角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说,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新基石,应布局打造软件定义的、灵活的、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满足不同行业发展需求。 作为工业领域诞生的“新物种”,COSMOPlat应势而生、为需而造,与这一期待完全吻合。 目前,在COSMOPlat平台上,已经孕育出建陶、房车、农业等15类行业生态子平台,覆盖全国7大中心12个区域,在20个国家复制推广,面向全球、全行业提供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转型服务解决方案,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生态赋能。 随着COSMOPlat在陶瓷产业的赋能不断进击,海尔以工业互联网能力正在深度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推动这些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集约化方向换道发展。 COSMOPlat医疗行业生态品牌“心侠”专业服务于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 海尔有一个大目标,就是“为全球用户提供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全方位的美好生活体验”。COSMOPlat正在全面加速生态的构建。 当前,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纷纷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 工业强则国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将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今年5月,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和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 8月30日,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在上海松江启动建设,目标是向长三角重点行业二级节点全面覆盖。 COSMOPlat作为核心力量之一,将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在长三角区域进行跨行业、跨区域服务,重点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培育、企业上云、标准研究、技术攻关、试点示范等重点工程。 “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建设启动暨应用场景需求发布仪式”,海尔COSMOPlat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唯一代表参与发布仪式 COSMOPlat以大规模定制模式为核心,通过泛在物联、知识沉淀、大数据分析、生态聚合、安全保障等五大能力,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未来,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将大大提速。 国家战略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在转型升级这件事上,海尔早已前瞻布局。两年前,COSMOPlat落户上海。 今年9月20日,在位于上海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内,海尔筹建的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简称“体验中心”)“开门迎客”。1000平方米的体验中心内,集聚了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生态创新三大板块,全面展现海尔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及落地成果。 在“工业互联网+5G”方面,COSMOPlat已经先于行业取得阶段性成果,比如成立行业首家5G工业应用联合实验室,推出全球首个智能+5G大规模定制验证平台、实现全球首个智能+5G互联工厂和智慧园区的落地。 全球首个智能+5G互联工厂落地海尔 海尔智能+5G大规模定制验证平台,目前可以实现音箱和多面体魔方插座的混线生产,比如在定制生产、检测环节,示范线通过视觉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的智能检测;当产品包装完成后,每个订单信息与产品生产全流程信息互联,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人脸识别订单”智能下线派送。 这样的前沿探索,也将复制到更多产业生态中。传统产业亟需破壁立新。海尔不断融合创新科技,率先开启物联网时代生态建设,正在成为跨行业、跨区域复制大规模定制模式的“赋能者”。 今年8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上,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高居榜首。 为什么海尔能够走在工业互联网跑道的前沿?成功是有积淀的。此前,COSMOPlat已被国际权威标准机构指定牵头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海尔成为全球公认的大规模定制领域标准的制定者和主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