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廿年铸“剑” 科技报国(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摘要:“那一刻,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往事像放映机一样开始在他眼前浮现。刘永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验证导弹在低温状态下的性能,他带着团队专门“找罪受”:在北方某城市冬季气温最低零下40摄氏度的时候,他们30多

“那一刻,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往事像放映机一样开始在他眼前浮现。刘永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验证导弹在低温状态下的性能,他带着团队专门“找罪受”:在北方某城市冬季气温最低零下40摄氏度的时候,他们30多人徒手把重达十余吨的试验飞机推回机库。几个小时下来,大家的棉衣都湿透了,浑身像被水洗了一样。

2003年这次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导弹武器发展史上的多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试射成功后的两年时间里,刘永才又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巡航导弹的定型以及装备,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和装备巡航导弹的国家。2008年,陆基巡航导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但刘永才一再向记者强调,荣誉不是属于他个人的,因为飞航导弹的研发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每个环节上的科研人员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每一个型号研制成功背后都有一批“无名英雄”,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拼了命也要干,吃点苦算什么?”刘永才说。

77岁的“老顽童”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身披迷彩衣的中国第一代陆基巡航导弹第一次亮相,威武雄壮地经过天安门广场。2013年1月18日,巡航导弹突防技术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首批创新团队奖。

陆基巡航导弹的研发也带动了三院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成功研制出陆基巡航导弹之后,三院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在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整体建设上实现了大幅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大型号研制模式,成为孕育中国巡航导弹的摇篮。

虽然刘永才已经77岁了,但对于新生事物,他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他都会加入进来,看看有什么新鲜之处。他会用智能手机的软件制作课件,每次给学生上课或者到外地做汇报、演讲的PPT课件,都是他自己制作的,还插入了很多生动活泼的视频素材,每次都大受欢迎。

而无论到哪儿出差,刘永才最爱逛的就是电子市场。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的心理年龄只有20多岁。年轻时,刘永才还曾是一位运动健将,乒乓球、游泳、滑冰、足球、排球,他样样涉猎;成家后,家里的家用电器都是他自己动手修理。

刘永才还是个摄影发烧友,他使用过的相机已从胶片机、卡片机升级到单反相机,一有功夫就会给家人拍照片。老伴在使用手机时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也都是问他。他还把家里的电视改成了可以联网播放高清大片的“家庭影院”,老伴对他的这门“手艺”赞不绝口。

“虽然我今年70多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觉得自己身上还有很多能量没有发挥出来,并没有说已经动不了或者思维缓慢了,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让自己跟得上这个时代。”

对于年轻人,刘永才总是格外大度。他把自己潜心钻研了几十年的工作成果都拿出来供年轻人研究。如今,刘永才已培养出近20名博士、硕士生。当年他身边那些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现在已经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各个型号的总师、副总师,成为我国飞航领域的中坚力量。“我还没到休息的时候,我还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刘永才语调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