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0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为1.80亿元、0.17亿元。经过连续2年增长,2011年,营业收入增长至2.23亿元,净利润为0.33亿元。2011年上市,营业收入延续增势,至2013年,达到2.64亿元。这是历史顶点,2013年之后,营业收入在震荡中下滑,直至去年降至1.2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上市首年就开始下降,当年为0.26亿元,这一降就是长达4年,至2014年,其净利润降至0.10亿元,2016年开始净利润就只有四五百万元了。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1年上市至今,亿通科技的总资产一直在5亿元左右波动,最高5.95亿元,今年上半年降至5.14亿元。 综上所述,近10年来,亿通科技的营业收入虽然有所波动,但属于震荡下行,而净利润则沉入谷底。再结合无任何债务等财务指标看,亿通科技早已沦为壳公司。 董监高套现过亿 经营业绩长期惨淡,让人看不到发展前景,缺乏信心的董监高纷纷减持套现撤离。 2011年,亿通科技上市之时,发行价达25.75元。上市首日,其股价最高达到31.80元/股,但收盘时跌落至29.44元/股。开盘首日未能顶格涨停,这在A股公司尤其是中小盘公司中,较为少见。上市一个多月内,股价持续回落,不到一个月就破发,当年6月23日探至低位23.35元/股。半年后的10月24日,以19.61元/股创下新低。此后继续下探,新低再新低,2012年12月4日仅为13.88元/股,接近发行价一半。2014年下半年,在A股牛市行情催动下,亿通科技的股价也随之大幅拉升。上市至今,公司实施了6次送转股,股本扩大了5.19倍。从复权价看,2015年5月28日,股价最高达123.67元/股。此后,股价长期震荡调整,去年10月19日,跌至24.87元/股,几乎只剩下巅峰时的零头。9月12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其后复权价为48.35元/股,较其巅峰时股价下跌了60.90%。 股价表现不佳,源于市场对亿通科技的不看好。上市之时,公司IPO募资3.22亿元,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唯一一次直接融资,但2015年,亿通科技披露称,因多种原因,募投项目延期,累计获得收益也不及预期。期间,公司曾调整募投项目,将3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市场不看好,公司的董监高似乎也不太看好。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限售股解禁后,董监高陆续开始减持套现。如董事、副总经理陈小星、副总经理陈晓刚、监事黄卫东以及沈庆元、马晓东、邹建才、顾建江等多人,其中,部分董监高已经离职。粗略统计,上述董监高及其家属累计套现超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