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春风吹满地,快马扬鞭自奋蹄。1991年3月,乘着浩荡的改革东风,西安高新区从一片田野起步,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锐气,勇敢担起西部地区改革创新的责任使命,弄潮时代。 如今,站在这片规划面积达1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达的科技产业、宜人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优良的城市品质……都让高新区成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创新、最富魅力、民生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奋进新时代,彰显新风采。高新区用一项项社会民生成就绘就了一幅七彩画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文化铺就洁白底色 为首善区发展积聚新动能 白色,低调朴素,是这幅献礼画卷中不可缺少的底色。而文化正如这底色一般,质朴静默,润物无声,却饱含着无穷的力量。 “2018年,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02.71亿元,增速达25%,占西安市的20%以上,全年高新区共建56家书店,‘书香之城’建设工作在西安市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出口基地。”这是今年2月底的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高新区交出的一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单。 如今,高新区正依托科技产业发展的引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易点天下、荣信教育、绝顶人峰、凯创韵风、瑜乐文化等一大批文化企业的崛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积聚了新动能。 4500平米的言几又·迈科中心旗舰店,婚恋主题的樊登书店,绿地缤纷荟文化综合体,坐忘书房,归来书店等知名书店的相继落地,让书香飘散在城市上空,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风尚,让文化产业以另一种姿态在这座城市璀璨绽放。 “樱花节”主题系列活动、诗香高新·红五月诗歌音乐会、“炫彩高新”2018西安高新第二届城市跑、阅读100挑战赛、樊登小读者共建“书香社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举办,大力提升了居民文化生活品质,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高新区已插上文化的翅膀,向着建设“首善区”的美好梦想,迎风沐雨,奋力前行,而文化这股墨香也逐渐浓郁起来,陶醉了越来越多的人。 城乡统筹发展 融“褐”格局初显现 作为大地色系的代表,褐色由黄色、黑色融合而成,沉稳大气,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共融美感。这种共融共生的理念,也被高新区广泛应用于区域统筹发展中。 如果说摩天大楼是一座城市的天际线,那么乡村、街巷便代表了城市的亲和力,充满柴米油盐,饱含烟火气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新区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于2018年启动“十个一”工程,围绕党建、规划、道路、公交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十个方面,计划总投资178亿元,在各镇街完成710个项目,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今年,“十个一”工程项目已启动342个,建成103个,实现投资68.73亿元。44 个村庄建设规划、7 个街镇国土空间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2 所校园主体建设完成,新开工建设道路 57 条,国际医学中心项目、首个镇街阅读文化中心即草堂镇(街)阅读中心纷纷投入运营,10分钟便民服务圈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以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思路,在南线、西线和集贤线启动3条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建设,以旅游带动创收。在高新区的深耕下,区内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城乡融合格局已初步显现。 保卫生态环境 让高新的天空更蔚蓝 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生活惬意了。这是高新区居民对近几年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感受。 截至6月30日,高新区今年已收获120个“蓝天”,同比增加7天,位居全市20个区县(含开发区)第一。这份优异的成绩,高新区是如何做到的? 据了解,高新区打响“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叫响做实“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招商资源、最大的政绩”,着力打造“绿色高新、花园高新、生态高新”,不断加强空气质量、水生态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工作,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三级监管网格,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将高新区打造成生态环境首善区。 今年以来,高新区立足科技治霾,聘请专业团队,采用VOCs质谱走航、颗粒物雷达扫描、空气质量监测微站、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精准查找扬尘、工业、机动车等突出环境问题,实现辖区污染物的快速追踪和锁定,促使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同时,高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统筹加速河道治理工程与堤岸景观绿化工作,保障生态屏障的建设。在各级河长的日常巡查中,上下游联动的治理下,各类破坏水生态违法行为逐渐消失,“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正在逐一实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已成为高新区的“标配”。 优化城市环境 绿色魅力不断彰显 “路在林中、林在城中、绿不断线、景不断链”……随着高新区城市环境的优化提升,高楼间崛起的绿色生态,已悄然成为高新区的另一道风景线,让越来越多的高新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诗意生活。 高新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社会参与、建管并重”的原则,启动沣惠渠水生态廊道景观提升项目,积极打造云水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沣惠绿道、街角公园等群众休闲场所,并推广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营造绿色生态、优美和谐、宜居宜业城市环境。 弥漫步道的花朵、丰富多彩的绿化花带、别具特色的景观造型……走进高新区,仿佛掉落进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春夏秋冬的各异景致,满目绿意与都市气息的交汇,都诉说着这座“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的别样魅力,展现着这座千年古城所焕发出的年轻生命力。 高新区始终把城市环境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逐梦前行,让高新区绿潮涌动、绿意盎然,也让人民群众的“绿色幸福感”不断增强。 教育普惠群众 种下希望的金黄种 黄色代表着阳光和温暖,意味着活力和青春。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正似一颗颗包裹着阳光的向日葵种子,承载着未来的期望。如何呵护这些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便是教育的意义和使命所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多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的核心战略地位,连年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打造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覆盖,公办和民办两翼并举,多学段、多体制,素质教育、特色教育鲜明的高新教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