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20190918山东新闻联播(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9
摘要:山东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江汀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全省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省直统战系统负责同志等100余人参

山东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江汀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全省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省直统战系统负责同志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我省各地通过悬挂国旗、歌唱比赛、诵读经典等多种方式,喜迎国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台综合报道:

【压混】在邹城上九山景区,景区工作人员正忙着摆鲜花、挂国旗,千盆花卉摆出的“祖国万岁”,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和热爱,鲜艳的红旗在景区中随风舞动,用最美的舞姿迎接国庆节的到来。上九山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黄明利:【我们景区购买了3000余盆花卉,上千面五星红旗,用于装饰景区和分发给游客,将景区营造成欢乐热烈的节日氛围。】

【压混】辉煌七十载,唱响新时代。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新泰市举办青年歌手大奖赛,来自全市的300余名青年歌手用歌曲传达激情与梦想,用音乐传递正能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青年歌手高山:【非常开心,作为一名青年歌手,能用歌声向祖国深情告白,激发更多青年人的爱国热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压混】在邹平市黄山街道,一场“经典诵读礼献国庆”活动正在进行,机关党员用《习近平讲故事》、《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等经典故事,讴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进的豪迈情怀和伟大成就。邹平市黄山街道工作人员甘俊斐:【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诵读的宣传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对祖国的爱,激发起群众的爱国热情,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今天(9月18号)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88周年纪念日,我省各地举办各种活动,警醒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山东台综合报道:

【压混】上午10点,防空警报划破长空。淄博各中小学集中开展“9.18”防空警报试鸣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在沂源二中,3000多名师生迅速从教学楼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教师刘立红说,九一八防空警报更是警醒。【我们学校特意组织了紧急疏散演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遇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借此我们提醒每一位同学,不忘历史,牢记国耻。】

【压混】在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小学校园里,88名小学生一起诵读《抗战家书》。

纪念活动现场,还展出了农民收藏家杨义平奔波30多年,跑遍大半个中国收集到的88幅日军侵华史料图片藏品。农民收藏家杨义平:【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发奋努力,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压混】在沂蒙革命老区,临沂费县抗大中学的一千多名学生聚集在学校广场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前,诵读《少年中国说》来表达大家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临沂费县抗大中学学生李鑫:【作为抗大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一定会继承发扬抗大精神,奋发图强,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创造者,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山东人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此前,他还荣获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身体残疾,却顶天立地。他的背后有怎样的感人故事?老人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怎样?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人民楷模”——朱彦夫。

9月初秋的一天早晨,记者来到淄博市沂源县城朱彦夫的家。按照老人一贯的作息习惯,早晨8点应该是他户外活动的时间。

大门敞开,朱彦夫老人的儿子朱向峰热情地走出来迎接我们。【朱向峰:上屋里一坐。记者:朱老今天还没出来么?朱向峰:他出来了,下雨他浑身不好受,又进去了。

因为前一天夜里刚刚下过雨,天气湿寒,朱彦夫老人缩短了当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早早地回房间看书了。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家人为他摘下老花镜,带上墨镜,准备迎接客人。【记者:您好朱老,是在看杂志么?朱彦夫:就是看杂志,就愿意看书。记者:(在看)《做人处世》。国家荣誉您知道么?朱彦夫:知道。记者:给您这个称号是不是觉得很骄傲和自豪?朱彦夫:这个荣誉称号奖给谁都可以,我不大适合,我没干那么多事情,我干不出来,没条件干。

朱彦夫老人告诉记者,他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没有了手就等于失去身体的80%”。他觉得自己不仅没有手,连腿也没有了,可以说是“啥都没有了”。可就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了四肢、没有了左眼的人,却获得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这背后的艰辛远超常人想象。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14岁参军,16岁入党,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十次负伤,三次荣立战功。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也失去了连队战友,那年他年仅18岁。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93天之后,朱彦夫从死亡线上挣扎而生,自此成为了“英雄”。

原本可以在荣军疗养院里享受特护疗养的“英雄”朱彦夫没有选择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余生,他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朱彦夫一点点克服肢体残疾所造成的生活不便,并逐步获得百姓认可,被推选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25年。

从1957年到1982年的25年时间里,朱彦夫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带领群众棚沟造田治理荒山、打井取水兴修水利、兴办夜校发展教育……把张家泉村一点点地从贫穷落后变成了山青水秀。

卸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之后,朱彦夫又一次挑战自我,“拿”起了笔杆子。他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出版了《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两本书,以此纪念逝去的战友,激励后人。

在张家泉村新修建的“朱彦夫事迹展览馆”里,记者看到了朱彦夫自创的“四种走路方式”——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和滚着走,以及“三种写字姿势”——绑笔腕书、断臂抱书和衔笔跪书。在展馆展示的实物和图片中,记者真实感受到朱彦夫当年顽强无畏、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讲解员:朱彦夫是沂源人的骄傲,也是齐鲁大地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精神与沂蒙精神,与伟大的中国精神一脉相承……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