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深化改革推动高等农林教育迈向新台阶(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6
摘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要更加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推进学校牵头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建设,发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用,做好农业技术和成果的转化推广。要更加主动地铸魂育人,针对“新农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要更加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推进学校牵头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建设,发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用,做好农业技术和成果的转化推广。要更加主动地铸魂育人,针对“新农科”发展需要布局新兴专业,打造“神农班”“卓越农林人才”等涉农教育品牌,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兴农务农的新型人才。要更加主动地繁荣生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聚焦设计育种、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开展前瞻研究,推动与医工信文理等学科板块的会聚造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涉农学科。

基于当前的形势,国家发展高水平的“新农科”可以在4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开展面向未来的农业研究,我国的优质品种、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先进技术等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提前布局设计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培育重大原创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加大涉农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坚决“破五唯”,防止农科理科化,注重行业产业专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鼓励涉农学科在更大尺度上进行跨学科交叉,将学科交叉纳入涉农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类别。四是打通实验、科研、成果转化全链条,大力加强农业生态方面的动植物实验基地、农场等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创新园等建设。

答好“新农科”建设新时代考卷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李召虎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强化了我们“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办学使命。当前,我们长期服务并熟悉的农业、农村、农民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情况,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新时代出的考卷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为重点,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布局新专业,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培养知农爱农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产出更多引领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原创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加强新兴交叉研究机构建设,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发展,通过组建大团队,建设大设施,凝练培育大项目,争取产出大成果、解决深层次系统性问题。

三是加快建设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农科”集群。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构建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的“新农科”集群。

四是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建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力推进党建扶贫,开展党建“1+1”共建行动,继续实施“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三个一批”教育扶贫行动,助力定点扶贫县2019年按期脱贫摘帽。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华农方案”。

服务旱区,争做“五个标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 吴普特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从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涉农高校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新的更高要求。

学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面向国家战略、突出优势特色、作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就是要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就是要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切实履行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扎根西部,服务旱区,争做“五个标杆”。

一是切实践行“四个服务”要求,培养具有崇高使命感和“三农”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现代农业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建设好“新农科”,争做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标杆。二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攻克制约我国乃至世界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争做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三是坚定不移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争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四是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发挥牵头组建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强力支撑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争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五是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省部院共建机制的优势,携手拓展与北方旱区各级政府的深层次合作,争做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

扎根西部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

兰州大学副校长 潘保田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兰州大学扎根西部广袤大地、大力发展“新农科”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学校将从以下4个方面大力加强“新农科”建设。

一是坚持人才培养突出特色,对接“新农科”发展趋势。紧紧围绕西部生态环境特征,聚焦草地退化治理、草地农业发展等,服务我国“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的转型升级,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是坚持一流学科辐射带动,推动“新农科”专业发展。依托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发挥草学一流学科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国家草业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丰富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景观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符合西部特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农业学科。

三是坚持农林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新农科”课程建设。注重特色课程培育开发,推动世界一流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深入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