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清远高新区举行了“坚持创新引领,聚力入珠融湾——清远高新区校地共建平台启动仪式”,中山大学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华工清远高新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同时启动。三大平台将力争五年内孵化科技型企业60家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项以上。 启动仪式上还进行了入驻项目签约,华南师范大学的光电检测仪器团队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计划在清远成立公司,重点开展环境空气监测与纳米颗粒材料表征两个领域的检测技术及仪器产业化。”团队带头人韩鹏表示,通过项目实施,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助力清远加快“入珠融湾”。 三大校地共建平台揭幕 五年内完成100项科技转化 据悉,中山大学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是专注于新药创新创制的联合研究平台。华南理工大学清远高新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旨在推动科研成果从研发创新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快速转化,建立一套从上游创新源头到下游产业化的全产业链对接体系。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是集科技研发、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个平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将力争五年内孵化科技型企业60家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项以上,打造成为立足清远、辐射粤东粤西粤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清远市委书记郭锋表示,大湾区的3所高校与清远高新区共建平台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清远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各部门将积极推动校地共建平台的发展,也希望高校把更多的资源向清远市、清远高新区倾斜。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深化校地合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与高校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推动科研成果在高新区落地转化。目前,全区建立国家级科技平台14个,省级科技平台44个,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七年位居清远第一。 “清远高新区将加大对三个科研平台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把工作做细做实,推动平台加快完善、高效运作。”清远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岐贤表示,清远高新区将坚持抓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带动区域科研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对校地共建平台的探索,将三个平台打造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的平台,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促进清远“入珠融湾”。 促进政校企三方对接 加快清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3月,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大学综合智力资源与园区优势资源相结合,打造联合开展产业共建、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的核心平台。 清远市委常委、高新区(燕湖新区)党工委书记、清城区区委书记何国森表示,一直以来,清远高新区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开放合作新格局。清远高新区先后出台《清远高新区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清远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十六条措施》《清远高新区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办法》等政策,着力引进优秀项目团队,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致力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搭建最优的科研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解决后顾之忧。 清远市副市长张帆表示,通过校地共建研究院,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院所、清远市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能够取高校人才、项目之长,补清远市产业、科技之短,促进政、校、企三方有效对接、合作共赢。 “生产力促进中心将大力配合清远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配合清远高新区提质增效工作开展。”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陈金德表示,清远市处在环湾区的优势地位,紧邻广州,“希望三大平台发挥服务作用,持续不断创造成果,为清远进行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撑,为清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现场 科研团队进驻完善产业链 助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在新揭幕的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韩鹏正在考虑新公司的名称。 他的团队核心成员6人,全部为博士,其中3人有海外研究经历,毕业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华师大等多个学校,专业背景包括光学、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光电仪器等。团队成员先后研制成功“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等近十种光电检测仪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5项。 韩鹏表示,团队计划在清远成立公司,重点开展环境空气监测与纳米颗粒材料表征两个领域的检测技术及仪器产业化,主要进行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等开发。 清远作为广东农业大市和旅游大市,团队会针对清远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客户定制分析仪开发。 “以清远鸡养殖业为例,通过进行核心技术开发,团队可以设计出针对养殖基地颗粒物、各类气体的监测仪器。”韩鹏说,通过仪器监测,可以让基地负责人明确掌握养殖环境,及时调整养殖计划,保障鸡只的品质和健康。 同时,对于清远市、高新区而言,团队出品的监测设备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这有助于当地政府了解与掌握企业排放情况,保护清远市的生态环境。 “团队主要致力于监测仪器核心技术开发,并不从事相关产品的具体生产,这就需要清远高新区当地制造业企业进行配合。”韩鹏说,团队解决技术研发、系统集成问题,清远本地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有助于清远市、清远高新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 韩鹏还表示,在清远基地生产出的产品,在全省都是具备竞争力的,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推清远实现“入珠融湾”。 ■纵深 签下三大校地共建平台 以创新开启第三次创业 从清远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把建设高新区视为第一次创业,升级国家高新区为二次创业,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则是第三次创业。在三次创业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核心关键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