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汪瑞华)8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以“坚持改革创新 勇于闯出新路——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为主题的安徽专场新闻发布会。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作安徽情况的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回答有关提问。 “安徽的‘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是人文,这里是好山好水的生态胜地、左右逢源的通衢要地和创新创业创造的养人福地,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覆盖的唯一省份。”发布会上,李锦斌结合鲜活的数据对安徽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李锦斌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发生了“三个历史性变革”,即: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历史性变革、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变革、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变革。 李锦斌表示,近年来,安徽制定了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在经济转型升级、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共建共享上闯出了“五条新路子”。 一直以来,安徽立足“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势头 。 数据统计显示,全省GDP由1952年的22.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万亿元,增长约1309倍;人均GDP 由1952年的78元增加到2018年的47712元,增长了约611倍;三次产业比例由1952年的75.1:10.1:14.8调整到2018年的8.8:46.1:45.1。 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去年粮食总产超过800亿斤,实现“十五连丰”;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共有441.6万贫困人口脱贫、2936个贫困村出列、22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从9.1% 降至0.93%;去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 4.3个百分点,安徽既保持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主题发布之后,媒体记者围绕安徽如何下好创新先手棋、 深化农村改革、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踊跃提问。 李锦斌、李国英结合生动的例子、详实的数据逐一作答,全面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走过的70年历程。 发布会现场还同步举办了安徽发展成就展,从创新、文化、农业等多个方面,向与会的观众和媒体展示了一个有故事有前景的安徽。 以下为李锦斌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安徽的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安徽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徽的“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是人文,这里是好山好水的生态胜地、左右逢源的通衢要地和创新创业创造的养人福地,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覆盖的唯一省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发生了“三个历史性变革”。 第一,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历史性变革。GDP由1952年的22.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万亿元,增长1309倍;人均GDP由78元增加到47712元,增长611倍,江淮大地“旧貌换新颜”。 第二,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一产占比75%以上,工业占比7.9%;到2018年,一产占比降至8.8%,工业占比达38.9%,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挺起安徽工业脊梁。 第三,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变革。从当年的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今天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一项项“世界第一”展现了安徽创新的“闪光轨迹”,创新已经成为安徽的最大优势、最靓名片、最强音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安徽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称赞安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勉励安徽要“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体来说,我们这些年闯出了“五条新路子”。 第一条新路子,就是聚焦下好创新“先手棋”,努力闯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指示,我们面向最前沿,推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全面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10个高标准的省实验室、1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建成数量居全国前列。我们面向高质量,推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跑一路”,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0%,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400多家。我们面向主战场,推进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大市场”迈进,安徽创新馆日益成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科技大市场,2018年全省输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28.7%、31%,且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始终大于输出合同成交额,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第二条新路子,就是聚焦乡村振兴“大战略”,努力闯出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按照总书记“五个振兴”的指示要求,我们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粮食总产超过800亿斤、实现“十五连丰”,近三年农产品加工值年均增长7.8%,家庭农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我们突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7000多个,建成“四好农村路”2万多公里,建制村通达通畅率100%。我们突出区域发展联动化,统筹推进合肥都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一圈五区”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竞相发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