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高压、背光、倒装的研发。与此同时,为赶上小间距技术推进的步伐,兆元光电建立了“微间距LED工程研究中心”,并且已被列入福建省微间距工程研究中心;而且公司还与福州大学合作建设了Mini LED应用联合实验室,协力发展相关技术。 综上四家芯片厂商的“破局”方法来看,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及发力Mini/MicroLED成为几家厂商共同的策略。 对于芯片厂商持续做大规模,乾照光电董事长金章育认为,LED芯片行业是一个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去控制成本。他认为,2019年拥有120万片产能的芯片厂商会比较具备成本优势,未来预估有200万以上规模的芯片厂商可能才能在行业中有自己的存活空间。 持续的产能扩张势必会引发市场对于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的担忧。对此,三安光电及乾照光电等厂商普遍认为,供过于求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通用照明领域。而在高端照明、RGB显示、背光、汽车照明、Mini/Micro-LED等领域,由于技术门槛及行业门槛相对较高,能够符合要求的芯片厂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供需关系并未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 或许,这也是芯片厂商扩产的动力之一。对于Mini/MicroLED,芯片厂商显然比较看好。作为显示市场下一阶段产品,未来将为显示产品创造更多的市场溢价空间。不过,Mini LED和Micro LED尚未形成明确的性价比优势,预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