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平安产险:如何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31
摘要:“信任赔”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模型算法,匹配车主信任理赔额度,车主可在额度内自主理赔,出险后只需“报案信息录入、领取赔款”两步,即可赔付到账。自上线以来,最快一单理赔仅耗时48秒,平均理赔耗时167秒。 信

  “信任赔”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模型算法,匹配车主信任理赔额度,车主可在额度内自主理赔,出险后只需“报案信息录入、领取赔款”两步,即可赔付到账。自上线以来,最快一单理赔仅耗时48秒,平均理赔耗时167秒。

  信任赔之缘起

  信任赔服务最先源于一个来自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建议。这个产品经理从车主小白的角度提出,现在理赔的手续好麻烦,能不能让客户免去理赔中间环节、报案后直接赔钱?尤其有些客户是好客户、低风险,为什么还要和高风险客户一样对待?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科技人员联想到目前的征信系统,那么能不能建立这样一种征信体系,将客户的驾驶行为、违章记录、理赔记录等数据汇集分析,然后判断出客户风险的高低,授予相应的信用,在额度内,不用提供任何材料,就能获得理赔了呢?在这个思路下,平安产险开发了信任赔服务。

  平安产险对4300万车主驾驶习惯、交通违章和车辆维修记录、续保年限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建模计算,实现一人一车一额度。信任赔是一种后台0人工参与的全新作业模式,单个案件平均减少了5.18个人工作业流程,同时也预留专家在线咨询、指导入口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其实,我们平安在理赔方面一直都在持续创新,从电话直赔、微信理赔、视频查勘,到今天,信任赔不是无源之水。”郑楠说。

  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平安的理赔效率在不断提升,从2009年的万元以内资料齐全三天赔付,到2010年初万元以内一天赔付,再到闪赔,直到信任赔,速度越来越快。

  而信任赔里面所用技术,包括OCR识别录入,智能图片定损更是平安产险多年技术的沉淀。

  科技驱动个案之二:

  鹰眼系统掀起风控革命

  “我们在广东市场,企财险、工程险保费占比约17%,2017年天鸽、帕卡、玛娃三大台风袭击广东,保险业损失较大,但我们相应的赔款占比不到9%,较好的帮助了我们的客户防灾减损,主要在于鹰眼系统强大的灾前预警与防控能力。”平安产险风险控制与研究部总经理袁勇民说。

  在平安产险风控部门的一个系统界面上,你会看到一张地图,菜单上显示风险评级、防灾防损、灾害预警、经营管理、VIP客户地图、风控服务云平台等图标,这就是鹰眼系统。

  数据显示,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基于140亿自然灾害、承保理赔等数据,打造智能风险管理系统,实现承保客户快速筛选和精确预警,防灾减灾和救援力量精准投放。2018年全年,累计为超过12000家承保客户提供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服务,为超400个重点工程项目提供风险驻点监理与巡防服务,发送灾害预警短信55万条次,赠送防损物资40万套(件),协助客户减损、保护社会财富累计金额约5.4亿元。

  这是一个结合气象数据,承保理赔数据和地图数据的线上化系统,它是线上化与智能化的突出体现,带动了平安风控进入了3.0时代。

  1.鹰眼系统的基石:大数据和线上化

  2013年末,为了能够用科技进行高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平安产险集合风控、核保、精算等多部门之力设计开发鹰眼系统,1.0版本完成后由风控部独立运营、持续迭代升级。

  从技术上来说,鹰眼系统是一个基于物理空间的大数据系统,装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历史灾害评估数据(其中地震数据可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内嵌近300万条包含工商、行业、地址、经营信息的中大型企业客户数据,并融合了平安产险多年的承保及理赔数据,可支持中国大陆境内11.85亿个物理空间单元的灾害等级识别,即定位任一地点,可以得到9种自然灾害、强风降水、火灾和水灾黑点、环境污染敏感性等风险评级结果,同时可以圈定任一区域,对承保标的风险分布一目了然。

  2.从事后赔付走向事前风险管理

  据袁勇民介绍,鹰眼系统能有效支持防灾防损工作,尤其是台风灾前预警与防控行动。比如台风要来了,鹰眼系统跟踪移动路径、预测登陆强度及时间,从而判断台风灾害影响的范围,找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承保标的,快速落实灾前预警与防控方案。在具体操作上,针对影响范围内的客户实行全量无死角预警,并筛选出一批高风险客户,组织以风控工程师为核心现场防控小组,前往客户现场执行风险排查和防灾措施。

  “我们可以集中防灾资源,更精准地为高风险承保标的服务,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的抗灾能力,无需遍地撒网。”

  这就推动从事后赔付走向事前风险管理。“以前,保险公司出一份保单,就和顾客不联系了。直到出险后,客户才找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事前也没有有效判断风险或确定出险状况,出险之后双方可能出现较大争议,服务也跟不上,也有损保险公司形象,没有真正发挥出保险保障的作用,新技术则改变了这一切。”在保险业工作多年的袁勇民深有感触。

  3.提升承保与查勘效率

  “自然灾害风险是企财险、工程险等核保定价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承保前风险查勘的重点,通过鹰眼系统,一键即可获知承保标的此类风险状况,快速且避免了风控、核保人的主观判断失误。”袁勇民说。

  袁勇民透露,在旧风险查勘模式下,查勘一个标的平均耗时近7个小时,而有了鹰眼系统,查勘时间下降了2个小时。

  4.通过开放平台为客户赋能

  为了更有效地帮企业进行风险防控,平安产险还将鹰眼系统及风险研究成果开放给大型客户使用。“比如一个全国规模的企业集团,我们将定制一个专属风险地图,把客户分布在各地的所有承保标的数据集合起来,提供风险分析、预警定制、区域累计风险管控等服务。”“而客户通过一张图,就可以知道全国不同分支机构的风险状况,包括面临哪些风险、风险程度、保险公司是否提供了风控服务、隐患在哪里、如何整改及是否整改……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管控分支机构的风险。

  “另外,鹰眼系统即将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科技,为客户提供极致的风险管家服务,这就是鹰眼系统的4.0,为我们开启了风控+保险的新时代。”袁勇民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