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周期期长,易阻碍社会资本进入,例如建一个上百亩的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包括软件、硬件、设施、专业人员配备等费用,投资得以百万元为单位计。因此,在智慧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与扶持。《行动计划》的推出,无疑是“及时雨”。 “2019年5G网络起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虫害防治措施成本造价有望降低,并普及到更多农户中。”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易丙洪感叹,5G网络建立,将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加速器。 ■观点 智慧农业需要 大量真实数据支撑 相比国际水平,我们的智慧农业产业还处于追赶期,但也意味着上升空间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 根据当前农业应用方式及类型的不同,智慧农业分为四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其中数据平台服务应用场景占比最多,为40%。 统计还显示,无人机植保类似企业获得最多融资,其次是农业数据平台服务,这两个领域也是农业科技发展最快的,他们的明显特点是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真实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