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摩擦不利于美国劳动者的就业。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工人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就业的增长受到制约。美国企业也将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原材料价格,并且由于经济中一些资源转移到被征税的领域而造成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毫无策略性地掀起一场贸易战,额外的关税负担将主要转嫁给美国国内下游的生产商,终将让美国一败涂地。 有失必有得,也总会有一些人从提高关税中得益,成为提高关税政策的支持者。这些人是谁呢?当然不可能是美国的普通民众,而主要是美国的少数大垄断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教授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中国并非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美国公司的贪婪才是。美国所面对的真正的斗争对象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那些大公司。美国企业领袖和富豪群体积极推动减税、扩大垄断并把制造业外包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增加利润,然而他们却十分反对那些有助于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政策。 经贸摩擦最终的后果,只是让极少数美国人获益,而大多数美国人将受损。 九、中美经贸摩擦会压垮中国经济吗? 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霸凌主义和各种封锁打压,无疑会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人们的消费和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不囿于短期经济波动,不困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用全局、长远和根本的眼光来冷静客观审视,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总体可控,向好趋势不变,综合优势明显,调控手段充足,是挑战更是机遇。 看影响总体可控。2018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仅为18.24%,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渐变小。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有所放缓的大环境,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的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方式在转变,质量效益在提升,稳中向好态势愈加明显。中美经贸摩擦似乎会影响公众预期,使投资者做出非理性选择。但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在中央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中国可用的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是成熟可靠的,随时可大显身手。美方不要低估中国应对经贸摩擦的政策准备和能力经验。 看向好趋势不变。虽然中美经贸摩擦给我国经济增加了新的变数,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户市场主体。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抵御外贸风险的有力武器,2018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8.6%,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76.2%,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看综合优势明显。从时间、空间、制度优势的三重叠加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优势。一是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生产要素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各个经济部门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是后发经济体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二是作为大国的人口优势、空间优势、内需优势、资本积累优势,将提供强大的韧性、潜力与回旋余地。三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各种资源有效利用,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这三要素叠加的优势已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现在这种优势在持续扩大而不是减小。 看调控手段充足。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取得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政府和市场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总量和结构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现在,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还是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资政策等,都存在充足的空间。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看是挑战更是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将进一步突显,必将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力量,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机遇,把发展压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突出的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汇聚更多高端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握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大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努力在新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十、中国对待中美经贸摩擦的立场和态度 自美国一些人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美双方的分歧逐渐明晰,无非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对立还是合作,封闭还是开放,垄断还是竞争,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等等。归根结蒂,是走霸权主义的老路,还是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在这些重大原则性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明确坚定、始终如一。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政府始终认为,以贸易战相威胁,不断加征关税的做法无益于经贸问题的解决,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图为2019年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