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指数就能提高不少 钓鱼发烧友往往喜欢去各种礁石、桥墩 因为有礁石的地方鱼儿多 海底全是砂,基本没鱼或者都是小鱼 天然的躲避物能吸引来各种鱼儿 ∨ Hi~这里是T博士的 海洋科普专栏-02期 推动海洋生态恢复我们到海洋深处“放牧”
我国在建的牧场多以综合性海洋牧场为主,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等。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总体上仍处在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阶段。 投放人工鱼礁到海里,可以说是丢了个“房子”给鱼儿住。根据原始用料来划分,常见的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废物再利用和专门制造的人工鱼礁。 1.投食不如投“房子” 人工鱼礁的好处原来这么多 现在更常见的人工鱼礁一般是专门制造的。除了比较不常见的金属、塑料、天然材质和悬浮式鱼礁,这类鱼礁最主流的材质就是钢筋水泥,因为水泥相对成本比较低,重量比较大,而且容易塑型,化学稳定性也比较好。放置人工鱼礁还是有好处的。从功能上划分,人工鱼礁可以分为资源增殖型、资源保护型、休闲生态型等。 资源增殖型可以让渔业资源增殖,房子盖好了鱼群被吸引过来,在这里没羞没臊地嬉戏、玩耍、生育下一代。这种手段是海洋牧场建设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配合上科学的放苗、捕捞管理等措施,既能保护渔业资源又能增加捕捞量。 资源保护型鱼礁是十分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人工鱼礁能提高底质的复杂度(使原本平坦的地形变得更复杂),使可供底栖生物附着的表面积变大,原本是砂质、泥质底无法让大型底栖生物生长的地方也变得可以生长,因此也被称为底质改造。随着底栖生物茁壮成长,以底栖生物为食的海胆、海星、鱼类等会跟着出现,而以小鱼为食的大鱼们也会随之到来。此外,这种人工鱼礁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阻碍底拖网这类对生态破坏巨大的捕鱼方式,最终让鱼礁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还有在投放前就考虑到旅游需求的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往往会在鱼礁的造型上花很多功夫,成为当地热门的潜水点。 (以上小节内容源自“物种日历”作者王火火) 2.海洋强国战略部署 建设海洋牧场推动蓝色经济转型
“我国是海洋大国,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坚定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提到。 位于北纬18度的三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管辖海域面积约3226平方公里,岸线长263.29公里,沿岸线有大小海湾19个,主要有崖州湾、红塘湾、三亚湾、榆林湾、亚龙湾、海棠湾等六大海湾,所辖海域范围内分布有大小岛屿约68个。三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是我国大陆岸礁型珊瑚礁发育最好的区域,共有80多种造礁石珊瑚和多种软珊瑚以及其他非造礁珊瑚。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海洋资源,为三亚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过发展建设海洋牧场,除了可以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之外,还能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推动养殖升级、捕捞转型、加工提升、三产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以上小节部分内容源自三亚日报记者王艳) 3.崖州湾海洋牧场 “生态修复+休闲渔业”结合的未来? 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共包括156片海域,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海域也是规划建设海域之一。 提高海洋科教水平,为三亚培养海洋应用型人才。近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崖州湾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崖州湾海洋牧场科教基地项目”)用海获三亚市批准。该项目实施方案于2018年5月2日获省相关部门批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文件(琼海渔办〔2018〕7号)和省财政厅文件(琼财建〔2017〕2169号)文件),依托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专家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海底地质调查研究报告”“通航安全评估报告”“海洋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评审”“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等工作,位于三亚崖州湾东锣岛和西鼓岛之间70.2044公顷的项目用海近日获三亚市批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王沛政教授介绍,崖州湾海洋牧场科教基地项目现已进入最关键一步,待招标结束后就可以进行人工鱼礁施工投放工作。届时,崖州湾将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再添“蓝色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