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光明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4
摘要:深圳新闻网是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新闻、视频、博客、房产、汽车、财经、健康、美食、旅游、教育、时尚、娱乐、交友等20多个频道,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本报“走基层看变化”采访组走进光明区,在一处处塔吊林立、热气蒸腾的施工现场,一处处钩机挥舞、除旧布新的清拆现场,一处处景色如画、绿色怡人的生态空间,近距离展阅光明区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牵引,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启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恢弘画卷。

原标题:光明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科学城核心区今年建设项目已有6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蓝岸 王奋强)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现场,到中山大学及其附属深圳学校建设工地,再到光明云谷一期项目基坑;从光明小镇土地整备指挥部,到楼村狮山工业区立德康工业园厂房整备现场,再到光明大街集中清拆现场;从玉塘街道维珍妮工业园区群众诉求服务站,到光明社区工作站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再到光明区平安光明智慧指挥中心;从光明大顶岭绿道,到鹅颈水湿地公园,再到茅洲河碧道光明段……

近日,本报“走基层看变化”采访组走进光明区,在一处处塔吊林立、热气蒸腾的施工现场,一处处钩机挥舞、除旧布新的清拆现场,一处处景色如画、绿色怡人的生态空间,近距离展阅光明区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牵引,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启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恢弘画卷。

全速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主引擎”

在光明区新湖街道永创路一侧,本报“走基层看变化”采访组实地踏访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天泵、起重机等正在有序作业,建筑工人们在钢筋架子之间往来穿梭,一派繁忙。

光明区建筑工务署项目主管工程师彭虎年告诉采访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位于光明区东北部,公常路沿线,东南临永创路,西北临毅创新工业园,东北、西南两侧紧邻羌下侨村和羌下社区两个村落。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建工程用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包括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平台、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内容为大科学实验装置及操作平台,以及科研办公、会议等相关配套设施。

记者现场看到,生活区和科研区严格划分,通过地上连廊及架空层相连。项目建成后,按照“政府所有、各方参与、开放共享”的原则,面向多用户、多领域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

彭虎年透露,项目为保证工程进度,进一步将工期前置,现场作业面采取“两班倒”,塔吊等大型设备不停机采取三班倒等赶工措施,当前现场作业总人数已达700人,为实现年底主体结构封顶奠定坚实基础。施工现场项目方为工人准备了大西瓜、藿香正气水、凉茶、清凉油等防暑物资,体现人文关怀。

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作为光明科学城首个正式动工的土建项目,该项目对促进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截至本报采访组发稿时,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的综合研究院施工至3层;专家公寓施工到3层;青年公寓施工已到3层;脑解析及脑模拟平台、合成生物平台已施工至首层;五栋大楼有望今年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只是火热建设中的光明科学城核心区的一个缩影。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深圳湾实验室落户光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的宏大背景下,采访组强烈地感受到,光明科学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创新平台、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正乘风扬帆,破浪前行。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介绍说,光明科学城肩负的重大使命是,“更倾向于应用基础研究,去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使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据悉,光明科学城核心区今年的建设项目已有6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

打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样本

告别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现场,拐入公常路一路南行,映入眼帘的,同样是一派气象蒸腾的场面:道路左侧是建设中的地铁6号线支线科学城站和公常路下穿隧道工程,右侧则是连片崛起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沿公常路一侧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9月将迎来4000余名中大师生进驻。

穿过规模宏大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左转沿光侨路东行,再左转进入圳美大道,就到了中山大学配套项目区域,这里也是光明科学城的核心腹地。根据规划,中山大学配套项目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等。

圳美大道西侧、正在建设中的一片工地,就是中山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采访组看到,校区的主要楼宇已封顶,进入了装修阶段,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筹备组负责人范世华告诉采访组,这所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是光明区政府和中山大学合力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科学馆新馆等单位,地缘位置优越,学术文化氛围浓厚。建成后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办学规模可达132个班,提供6180个优质学位,将成为深圳市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采访组注意到,去年实施的《光明区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2019年工作方案》,提出了“科学+创新”“科学+开放”“科学+生活”“科学+人才”等8个“科学+”,全面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罗灿表示,学校将打造成为科学城中的科技学校,依托中山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和资源优势,打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样本。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航空航天学院、材料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多个院系深度对接,在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共同携手研发高品质“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横跨小学和初中九个学段,为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学生量身打造以科技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学生能够走近科学家,走进科研室,从小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

据介绍,学校还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合作开展医学导师项目,来自眼科、口腔科、神经科等16个科室共45位医学导师全面进驻每个班级,为学生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护航。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虽然只为采访组提供了观察光明区提升教育影响力的一个小切口,但足以展示出光明教育人志在建设区域性教育高地,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教育力量的勃勃雄心。

光明天安云谷全力打造科学城综合配套区

东北望,在以连绵青山为背景的新陂头河右岸,新湖街道圳园路一侧,采访组实地探访了天安云谷项目。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