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科技日报:“高考状元”就应该被破格录取吗?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30
摘要:原标题:科技日报:“高考状元”就应该被破格录取吗?

  原标题:科技日报:“高考状元”就应该被破格录取吗?

  因为上不了清华北大,江苏文科类高考第一名白某某俨然成了最受大家关注的省状元。白某某在今年高考中拿到了430分(满分480),但其选修科目历史等级成绩仅为B+,不满足清华北大甚至很多名校对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

  状元上不了心仪的学校,舆论也为姑娘感到可惜,有人呼吁应该破格录取。白某某表示,虽有遗憾,但仍接受这一结果。

  这种遗憾,源自江苏省独特的高考模式,其基本设计为“语数外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简单来说,该模式为“3+1+1”。“1”为必考科目,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另一个“1”则是在剩下四科(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再选一门。学业水平考试不计入高考总分,只给出等级。

  所以,白某某高考状元的称谓,其实并不准确。江苏省的高考成绩,本就是语数外分数+等级测试成绩,不能分割。高校在招生时,会根据自己的人才选拔需求,提出不同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

  该高考方案已在江苏省实行了多年,像白某某这样“高分低等”的例子出现过多次。高分学生无缘名校,也曾屡次引发质疑。

  其实,在质疑之外,我们也能看到,高考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应试思维在社会上仍然是主流。尽管时有呼吁,不能一考定终身,不能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但大家看重的、计较的,依然是分数。认为高分天然就应该和名校挂钩,认为语数外统考成绩天然就比等级测试成绩更加重要,认为高分考生就应该获得某种“破格”特权,归根结底,还是分数崇拜。

  有人说,为什么学霸要被一门历史“耽误”了?这是因为,高考科目的选择性,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的刚性限制,还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所以,在考试设计上规定考生必须考某门,高校在录取时规定某门科目必须拿到某一个成绩,是合理做法。

  从明年起,江苏省就将改变高考模式。选择性考试科目将增加到“6选3”,所有科目均计入高考分数。“高分低等”的情况,将不再出现。

  高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高考改革,既要创新,也要继承,常伴随着争议前行。不管怎么改,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坚持高考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的基本定位,坚守教育公平,尊重教育规律。

  高考在改

  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