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更高水平开放,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自202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 逐渐完善的营商环境让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眼中的“香饽饽”。 疫情期间,江苏省签约外资项目达118个,预计投资总额143.6亿美元;浙江省近期通过“云签约”引进外资项目74个,总投资62.11亿美元;上海市对7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开展全覆盖走访,共收到企业诉求553项,已解决546项……开放可以倒逼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宁波舟山港:通过5G轮胎式龙门吊远程操控,作业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 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国际物流畅通,严把防疫物资出口质量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交出了超预期的成绩单。 7月,宁波舟山港,一艘艘货轮进出繁忙,行驶得又稳又快。又稳又快的还有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 疫情冲击是一次“压力测试”,既能检验中国经济的发展成色、发展能力、发展水平,也能展现中国经济所具有的稳定态势和深层优势。 “预计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只有中国。”解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国际舆论普遍释放出这样鼓舞人心的信息。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未来不管遇到多么严峻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战胜惊涛骇浪,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