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 乌东德水电站GIS现场 王桂林 摄 随着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的投产发电,中国西电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4台发电机组断路器和4台电气制动开关成功投运,550千伏GIS、550千伏竖井GIL设备现场试验一次通过并全部带电运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西电集团扛鼎央企责任与担当,坚持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四力”齐发,以精湛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成功为中国水电建设提供了优质装备,攻克高落差竖井管道母线的设计制造难题,展示了中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实力,在打造“大国重器”的伟大征程中贡献了西电力量。 创造力:勇挑重担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点 核心阅读:实现发电机断路器设备的自主开发和成功运行;国产化电气制动开关设备是中国西电集团在国内水轮发电机组上的首台套应用。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气势磅礴,装机规模为目前中国第四、世界第七,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川滇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西电东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西电集团承担了该站全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共计12台套,电气制动开关12台套,550千伏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30个间隔和长达3000多米550千伏竖井GIL的研发制造、现场服务等任务。由于项目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乌东德水电站采用的16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外企业垄断。中国西电集团勇挑重任,面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攻克关键技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发电机断路器设备的自主开发和成功运行;本次为乌东德工程产品提供的国产化电气制动开关设备是中国西电集团在国内水轮发电机组上的首台套应用。“目前,这些产品均通过了国家级鉴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品在乌东德水电站这样举世瞩目的大工程中运用,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发电机断路器项目负责人张文兵说。 组织力:党建攻坚 高质量党建打造高品质工程 核心阅读:成立“三峡精品服务队”,积极落实乌东德“精品、创新、绿色、民生、廉洁”五大建设要求。 2019年3月,中国西电集团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工程项目组带领企业开发、设计、工艺、现场服务等人员赴乌东德水电站施工现场,与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通过党建共建活动,双方结合生产实际共建支部,组织了现场党员同上党课、同办“道德讲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交流、对标管理现场观摩等主题党日活动,协同分析研讨工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执行相同标准、相同示范内容、相同的监督考核机制,把抓紧抓实抓好乌东德项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落实乌东德“精品、创新、绿色、民生、廉洁”五大建设要求,共同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项目安装的高峰期,中国西电集团派驻40多人参与到现场安装工作中,其中党员有12名。为此,中国西电集团所属西开电气在项目安装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成立“三峡精品服务队”。他们积极参与三峡集团在施工区开展的大党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工作活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动了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现场试验等各项工作。 凝聚力:挑战极限 确保制造安装安全可靠 核心阅读:攻克高落差竖井管道母线的设计制造难题,展示了中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实力。 本次中国西电集团承担的乌东德水电站用管道母线设备单元为一体化结构,由于安装现场的铺设路径长,现场无法对单元内部进行二次清理。因此管道母线设备在制造、运输和安装环节的洁净度控制成为了一项艰巨又必须攻克的难题。 为了向用户提供100%合格的高质量产品,中国西电集团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针对母线壳体用的铝合金管材展开技术攻关,大幅提高了管材的尺寸精度和内表面光洁度。“除此之外,在包装运输阶段,我们通过对多个形态组成的运输单元进行了上千公里运输的试验验证,再返回厂内做全套电性能试验,检验产品的性能,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运输方式。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做到了,还做的很漂亮。”负责产品工艺的张涛自豪地说。在生产过程中,西电人以匠心装配精品,将“七个零”目标理念渗透在产品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各工序生产质量,保证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按期履约。2018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首批设备共计16台断路器顺利发运至现场;2019年5月,中国西电集团正式启动现场安装工作,西电人用行动完美诠释了“能打胜仗、永不言败”的西电精神。由于高难度的技术水平和安装要求,高落差竖井结构GIL设备长期依赖于进口。为了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中国西电集团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及时成立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早在三年前,中国西电集团就投资建设了一座30米高,承载达50余吨的竖井GIL试验平台,并研究形成了柔性钢缆滑轨牵引吊装工艺,通过试验平台试验验证全套竖井吊装的对接方案,并取得了竖井GIL基础定位、变形量计算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次乌东德水电站550千伏GIL(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共8回线路,中国西电集团负责左、右岸两回线路输配电装备的生产制造和安装调试任务。该项目是首次采用国产化高落差竖井结构GIL设备。“面对第一次高落差竖井工程,还要与国外企业进行‘同平台、同标准、同要求’竞技,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乌东德项目现场负责人、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健如是说。本次项目中GIL高落差垂直竖井深达300米,近100层楼高,安装平台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作业风险较高。在安装过程中,从地面下到作业平面单趟有640余阶台阶,小组成员们每天至少上下4趟,对体力和技术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挑战如此高难度的作业,但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等不靠,在没有可供借鉴和参考经验的情况下,主动担当、迎难而上,扛起了竖井安装的重任。我们用行动证明: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得更好;别人做不到的,我们都能胜任。”李健掷地有声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8个月,240天的日夜奋战,中国西电集团安装团队最终高效完成国内首个高落差竖井GIL的艰巨任务,展示了中国西电集团优质可靠的生产制造和研发设计能力,也让国外同行为中国西电集团竖起了大拇指。 战斗力:全力以赴 疫情大考彰显党员风采 核心阅读:西电人的坚守和敬业赢得了用户的赞许,称他们是雄伟工程拔地而起的有力保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