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月12日拍摄的香港维港夜景。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新华社香港6月29日电 题:回归祖国廿三年 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 新华社记者王旭 方栋 郜婕 “七一”将至,庆祝回归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维港两岸主要建筑物上空,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夺目。23年前,香港重回祖国怀抱,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23年后,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行将出台,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安全保障,香港踏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尽绵薄之力宣讲香港国安立法意义 香港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痛感近年来香港社会出现混乱,认为根源之一在于对国家宪法、香港基本法认识不足,于是组织起来撰写文章宣传宪法、基本法。 “我们有近200位成员,核心骨干50多人。从2017年底到现在,我们已经发表了几千篇文章,我自己都有500多篇了。”说这番话的是陈晓锋,一位勤奋而又勇于发声的法学博士,香港青年评论员组织“就是敢言”的执行主席。 仰头回想了一下,他再次肯定:“对!从博士毕业后一直坚持写,香港《文汇报》每周一篇,《信报》每月一篇,还有很多给网络平台的文章。” 这是香港维港岸边商厦上打出的“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3周年”广告牌(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陈晓锋和他的同伴多数有法律背景。在他们看来,要保障“一国两制”走得坚实,法治基础必不可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们对中央制定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极表赞成,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阐释国安立法意义,驳斥别有用心的歪曲。 他和同伴们组织了一个国安法宣讲团,不仅联系了一个固定会场每周宣讲,还主动到香港各区进行宣讲。 “最骄傲的是为近100位校长和老师宣讲。”陈晓锋说,他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讲起,讲内地科技的发展,讲互联网、人工智能,再联系基本法、香港国安立法,讲香港的未来。“效果很好,好几位校长联系我去他们那里讲。” “我们也在寻求更适应青年的方式,拍视频、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他告诉记者,他自己经营着“晓锋说”社交媒体账号,最新一期内容是请一位空手道选手进行对谈,讲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办班、创业,给香港青年传递正能量。 像陈晓锋这样自发、主动、积极为香港国安立法发声的热心人士还有很多。冼国林,《叶问前传》电影出品人、咏春拳传人,就是其中一位。 “全国人大的决定公布当天,我给好几位朋友打电话,一句话‘我的愿望实现了’!”冼国林对记者谈起当时的情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在香港中环拍摄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广告牌(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修例风波”期间,香港“黑暴”横行。愤恨之下,年逾六旬的冼国林在社交媒体上开设“冼师傅讲场”,剖析事态,分析形势,有理有据驳斥乱港分子的歪理邪说。 冼国林的“讲场”没有以“力”服人的霸道,有的却是以“理”服人的春风化雨。他在一期节目中就曾呼吁:中央应将国家安全法在香港实施,应在港设立专门机构,惩治乱港分子! “冼师傅讲场”在视频网站上的订阅数已达12万。在他最新几期阐释香港国安立法意义的“讲场”评论区里,夸奖、感谢的留言令人感动,更令人振奋:“好多谢您尽心尽力为香港”“好好的一个香港变成今天这样,真可悲。支持香港警察,严正执法,还香港社会繁荣安定”“多谢冼师傅辛苦找资料,解释给我等普通市民知道”。 在众多热心人士积极发声的同时,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动为香港国安立法建言献策。其中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各级政协委员,有立法会议员、商界和教育界人士,还有不少法律界人士。 记者获得一份香港退休警官任达荣和退休裁判官黄汝荣联合撰写的意见书。在“修例风波”期间,黄汝荣积极发声反对“黑暴”,制作了多集系列视频,从法律角度批驳反对派混淆是非。 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公布后,他为之振奋,与老友一起悉心研究,形成了一份内容翔实的意见书交给有关部门。意见书以严谨、细致的法律语言,从国家安全法、执行机构及执法、司法、支援法则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字里行间,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佩。 “香港国安立法对爱国爱港力量是一个巨大鼓舞,意义重大。”黄汝荣对记者说,“我们愿尽绵薄之力,帮助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未来在香港顺利实施。” 真金白银给香港未来投下信任票 “国安法对香港未来好不好,楼市走势可以说明问题。”施永青是香港房产中介机构中原集团的主席。在他看来,身体比嘴巴诚实,“买不动产就是给香港未来投下信任票,是用真金白银投票”。 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公布以来,香港楼市平稳,还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那几天新盘销售很旺,还带动了二手市场,属近月罕见。”施永青分析说,这里面有很大原因是很多人相信,国安法实施以后香港将重回稳定,有条件发展得更好。 这是在香港中环拍摄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广告牌(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有了国安法,搞破坏那批人就不敢再那么放肆了。”施永青找过不少人了解想法,他自己也很注重观察和分析。“你看,国安法的消息出来以后,反对派尽管还在号召搞什么‘遍地开花’,但参加的人很少,搞不起来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