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之八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3
摘要: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题: 会当水击三千里——“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立彬、张辛欣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 6月2日,国务院新闻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题:会当水击三千里——“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立彬、张辛欣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

  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全面介绍中美经贸磋商基本情况,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磋商的政策立场。

  自信、开放、包容,这是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气度和风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今日之中国,充满自信地向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行,近14亿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心之稳,来自实力之强、潜力之大

  5月28日,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拉开帷幕。约8000家中外机构、3.6万多名客商及代表、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寻找蕴藏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商机;

  同日,美国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如期将中国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包括18只创业板股票在内的26只中国A股进入MSCI中国指数;

  还是这一天,中国政府公布文件,聚焦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短短的一天,折射出今日之中国与全球经济脉搏的同频共振,迸发出耀眼的活力与动能。

  信心,源自强大的国家实力和稳定的经济社会大局——

  今日之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年贡献约30%的世界经济增长份额;2018年,经济总量跃上90万亿元大关,从80万亿元迈上90万亿元台阶,仅用了一年,而从1万亿元到10万亿元,中国用了14年;

  今日之中国,以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建立起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新产业茁壮成长,中国经济动力十足;

  今日之中国,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球第二,“2018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凸显;

  今日之中国,拥有覆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书写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篇章……

  信心,源自更健全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更完善的宏观调控能力——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扰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一系列务实措施出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发力,稳住发展态势,开拓增长空间;

  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关键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稳扎稳打,为中长期发展闯关夺隘、铺平道路;

  面对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诸多矛盾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重大区域战略渐次铺展,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中国市场吸引力世界瞩目,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尽管风浪不断,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发展最好、潜力最大、韧性最足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对自身的发展模式更加自信。”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如是说。

  信心之足,来自机遇之“时”、时代之“势”

  世界再次聚焦中国高铁速度。

  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填补了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成功把握全球高铁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机遇”,让高铁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是今日中国准确把握时与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生动缩影。

  信心,来自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

  出货量57.5万台、增速65.7%。变幻莫测的全球市场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创新型企业直面挑战、赢得市场响亮回应。

  “从实验室做起,集中资金、精力专注研发。”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说。率先推出1080P全高清智能投影、120英寸4K双色激光电视,成立AI无屏实验室、建立开放的创新生态,极米科技在饱和的家庭视听领域冲出重围,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风险叠加冲击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今日中国,经过40年高速增长,发展面临关键一跃的历史关口: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社会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愈发凸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新机遇不是天上掉馅饼、顺水推舟的机遇,而是逆水行舟、滚石上山的机遇。”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

  把握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机遇,把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机遇,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把握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机遇,把握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

  今日之中国,迎难而上,在苦干实干中创造机遇,在把握机遇中书写新的历史。

  信心,来自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截至5月上旬,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已吸引超过250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加,大大超出去年同期进度,不少展区“一位难求”。

  “今年我们将继续带着最先进的产品来中国,展示航空、医疗、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同时,推动我们的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来参加进口博览会。”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与政策副总裁陈荣生说。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构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容自贸试验区、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国机遇,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分享者。

  今年1至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4%;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3万家;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27日的报道这样描述中国:“这是一个努力通过教育、国际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改进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国家”“从与中国的合作中我们获益要大得多”。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开放中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繁荣,今日之中国,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其势必不可挡。

  信心之坚,来自亿万人民的奋斗与创造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