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之最 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独创『三种轨道』混合星座 全球首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 北斗特色 高轨卫星更多 抗遮挡能力强 提供多频点导航信号 提高服务精度 创新融合导航与通信功能 系统功能高度集成 >>名词解释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收官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被亲切地称为“吉星”,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中,共有3颗“吉星”,它们距地面3.6万公里,是北斗三号系统中功能最强、信号最多、承载最大、寿命最长的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延伸阅读 我国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历程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到2003年共发射了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使我国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2012年完成了14颗卫星的发射组网,在兼容北斗一号有源定位体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实现了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不仅服务中国,还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20年,共完成了30颗组网卫星发射,后续将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