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北斗三号”收官!北斗这些相关科技都有“陕西烙(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4
摘要: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为北斗三号项目配套了星载计算机、星载电源,对北斗三号系统按时成功完成全球组网发挥了重要作用。据771所工作人员介绍,北斗三号卫星星载计算机,是771所研制的首批高轨道、长寿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为北斗三号项目配套了星载计算机、星载电源,对北斗三号系统按时成功完成全球组网发挥了重要作用。据771所工作人员介绍,北斗三号卫星星载计算机,是771所研制的首批高轨道、长寿命卫星计算机,在轨负责卫星平台信息处理、轨道数据采集、卫星姿态控制、星上时间管理以及各种飞行任务管理和数据处理工作,是整星核心设备。

771所还为北斗三号工程共配套了9个型号161台套电源产品,为自主运行、测控、姿轨控等多个分系统单机提供二次电源供电。其中,相控阵电源是771所为北斗工程相控阵雷达研制的专用电源。为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任务配套的电源项目,有扩频应答机电源、遥测终端电源、遥控终端电源,星敏感器电源和二次电源组件。这些电源产品基本实现了全国产化。 记者 马虎振/文 张杰/图

1143801.jpg

身边北斗

70%

我国入网智能手机,70%以上提供北斗服务

7亿

采用北斗兼容型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7亿台(套)

1亿

截至2019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1亿片

650万

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已应用北斗系统

120

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3450亿

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

1万

全球7万余只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1万余人 制图/白晨

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带来哪些便利

随着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北斗”将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70%以上中国智能手机已有北斗服务

“高大上”的北斗导航,已经不知不觉“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面,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

如果仔细留意,其实不难发现,天上的北斗不仅与手机相连,我们日常生活很多地方都有它相伴。自200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以来,历经20年建设发展,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当你还在为找不到共享单车或不确定哪里能停车而烦心,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已经在帮你。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超过360座城市的哈啰单车已全线适配北斗。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向哈啰数据中心发送车辆定位信息。

多家电子商务企业配送员应用北斗手环

未来,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成,“中国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也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电子商务领域,国内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应用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实现了车、人、货信息的实时调度;在智能穿戴领域,多款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学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关爱产品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应用。

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产品销量过亿

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2纳米。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30%和90%的份额。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系统公司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卫星定位授时技术与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为电信设备制造商、基础设施管理部门、银行和金融企业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技术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该公司累计开发北斗多模导航芯片6代10余款,形成了高精度授时、差分定位和组合导航等多样化产品型谱,已应用于交通、物流、司法、公安等众多领域,年出货量超200万片。

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用北斗导航

小到一顶安全帽,大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福建厦门220kv李林变电站建设现场,记者看到,现场工作人员戴的安全帽和以往不同,帽檐下方多了许多小按钮,这是集成了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的安全帽。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让包括安全帽在内的一批传统安全工具都具有了强大功能。工作人员介绍,安全帽还集成了包括一键拍照实时上传功能,可让后台安全监督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施工情况,还有紧急状态自动报警、一键求救、照明等许多实用的安全功能。

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北斗系统在道路营运车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公务船舶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大应用规模,覆盖到666.5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09座沿海地基增强站、300架通用航空器,并在首架运输航空器上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实现零突破。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