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轨道交通插上“智慧”双翼 交控科技突破国际垄断持续引领技术方向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2
摘要:股市,股票市场,价值投资,证券日报,行情,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日报手机报,理财产品,行情,投资者关系平台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李乔宇

    一列列地铁呼啸而过,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上千万人的奔波与梦想。即便是在北京市最为繁忙的早高峰时期,北京地铁也能在高密度的在轨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行。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正是这些地铁“大脑和神经”的缔造者。

    从业数十年,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在长达百年的轨道交通发展史中,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一度受制于国外垄断。“而如今,我们不但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我们的第5代城轨信号系统,也真正达到了与国际齐平的技术水平。”近日,在交控科技董事长办公室,郜春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用20年追平国际巨头

    郜春海的办公室布置简约,靠墙书柜的上方摆满了不同时期不同型号的列车模型。另一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块醒目的四字牌匾,上书“高远大志”。

    记者刚刚落座,郜春海就介绍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只掌握在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三个国家手中,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国外公司垄断全球市场,这些公司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相较之下,我国真正布局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业核心技术的时间仅有20年。

    “我们用20年,做了别人花50年做到的事。”郜春海告诉记者,“外国人一天干6个小时,我干16个小时,我们要用一代人的努力,去换取下一代人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

    郜春海表示,CBTC系统被称为轨道交通领域智商最高的“大脑”,可以保障列车以最小安全间隔距离运行,达到最大的运输能力。早在2002年,我国引进这套系统的成本就已高达几亿元。一直到2010年,北京乃至全国98%以上的新建或改造轨道交通线路所采用的CBTC系统与核心设备仍全部依赖进口。“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甚至更高。当时,国际CBTC系统并不成熟,一个零部件坏了常常要修一年半载。”郜春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卡脖子是现在的说法,那个时候叫‘花大钱受洋罪’。”

    2000年开始,我国轨道交通加速发展,进口需求量也随之出现大幅增长。项目多采购量大,但引进采购均摊成本却不降反升。郜春海说道,“外国人不会提升效率或扩大规模去适应我们的需求,卖给我们的价格在原有基础上还要额外增加很多费用。这就是卡脖子,那时我们已经被卡得非常难受了。”谈及当时的情形,郜春海仍然有些愤慨,“那时我们国内自己人干活的成本越来越低,可是引进设备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后续运营维护购买配件的价格甚至会达到原本价格的10倍到20倍,我们还只能接受”。

    郜春海明白,我国轨道交通想要继续高速发展,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2000年,郜春海团队承担了重大科研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广泛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移动闭塞的CBTC信号系统进行研发。2008年底,郜春海团队完成了自主化CBTC工程样机的研制工作。次年,交控科技正式成立。郜春海带领交控科技承接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CBTC系统示范工程——北京亦庄线。

    2010年底,亦庄线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我国第一条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核心技术的地铁线路,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精准停车”和“安全运营”三项目标。这意味着,我国CBTC系统终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

    在交控科技推行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主研发的这些年里,CBTC系统的价格已经从当年的1300万元/公里下降至目前的800万元/公里左右。时至今日,交控科技不但在20年里先后突破了第3代(CBTC系统)以及第4代(FAO无人驾驶系统)城轨信号系统的技术垄断,公司所研发的第5代城轨信号系统(VBTC系统)也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有了上一代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加上现在的发展契机,我国独立自主的城轨交通系统终于能够水到渠成地快速发展。现在90后年轻人也在逐步加入进来,通过与一些高校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激励人才鼓励创新

    2019年7月22日,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交控科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2020年6月19日,上交所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的公告,交控科技成为首批指数成份股。

    “在中国,终于有了科创板这样一个平台,能够真正给我们科研人员工作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心血进行估值。”谈及一年来的变化,郜春海难掩激动的神色,“对于我们科研技术人员而言,公司登陆科创板意味着我们很多人的研究价值终于得到了认可,每一个人都感到很自豪。”

    2020年6月9日,交控科技披露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21名公司高管和员工被列入其中。“这只是个开始,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利用股权激励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人才。”郜春海告诉记者,借助科创板,能够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真正激励和留住与企业有共同价值观、共同使命和愿景的人才,让员工愿意把工作转变为长期的事业,与企业共同发展下去。

    为了培养人才,郜春海还做了更多的努力:公司出资让员工继续读书深造;为员工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设置容错率,鼓励员工大胆创新;与高校机构合作研发,设置奖学金以及实习机会提前吸引人才等等。

    “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让交控科技募集到了5.85亿元资金。这笔钱有一部分用于第5代城轨信号系统的开发,用于提升我们的核心技术。”郜春海告诉记者,此外,公司也设置了交控研究院来从事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创新,给研究员们留出研究“不靠谱的事”的空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