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3日电(王爵)“比如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我们就积极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创新链,构建新经济市场主体,孵化成长的生态和场景,推动全区新经济强劲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成都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郫都这片充满改革创新基因的沃土上,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纵深推进,科研密度加速向创新浓度转化,在创新提能的高质量发展路上逐浪前行。 科技创新实验。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碧波荡漾的菁蓉湖畔,一座充满国际范、现代感的园林式创客公园令创业者神往。在风景如画的创业环境里,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及成都拓米电子装备公司拥有着2栋木质小楼和两栋工业厂房,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欧美等海外工程师,与国内的工程师一道忙碌着,一项项重量级的科技成果在不同语言的交流中碰撞中逐步完善成型。 位于成都郫都区的菁蓉镇。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100余名海内外高端专业人才,组成了3D盖板、超薄玻璃减薄及镀膜技术研发、研磨材料开发、铰链产品开发、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发、量子点应用开发、中质子医疗设备解决方案开发等多个研发中心。”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助理蒋鲜颇为自豪地说,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重要部分的郫都区,目前正聚焦于“一芯一屏”和新经济,而拓米正是郫都区引进的强链补链项目。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汇聚世界优秀人才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从2018年10月签约落户,短短一年半时间,拓米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3D玻璃盖板就是其中之一。在拓米之前,玻璃盖板的弯曲度最多能做到88度,而拓米突破了90度的极限,还进一步做出了U形盖板。这样的3D盖板,用于制作手机屏幕,将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又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郫都菁蓉湖。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拓米成都地区今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亿元,专业的团队还在持续壮大,继去年第四季度采用最先进技术的3D玻璃中试线投入运营后,后续还将陆续建设3D玻璃量产线、锂电池负极材料中试线及量子点应用产品中试线等。”蒋鲜说,拓米研发的数款新技术产品也将陆续进行成果转换,投入商业化生产。 操作车间。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拓米科技快速发展的身影,是郫都区聚焦主导产业精准补链强配套的一个缩影。把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和空间资源安排给科技创新产业,将最优美的公园城市环境提供给科技创新人才,用最优惠灵活的资源配置政策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创客公园内已入驻旷视科技、随锐科技等优质创新企业30余家,引领菁蓉镇双创极核全面升级,已聚集国际化专业孵化器75家、高层次人才65名、双创项目4500余个、创客4万余人,带动创客郫都全域联动。 新能源汽车调试。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住友化学是世界500强企业,从签约入驻到建成投产仅用10个月,每月300万片触控模组直供京东方6代OLED生产线。与此同时,新引进的上海昕东、深圳泰宇等30多个项目精准配套京东方,供应链同城化率提升至25%。艾宇光科技深耕手机及数码相机镜头,快速跻身细分领域第一方阵,与20余家本土企业并肩进入华为供应链,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生态圈逐步完善。作为一家以创新业务为驱动的新型IT服务企业,软通动力2015年入驻郫都区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与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和建设,通过特色产业孵化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郫县豆瓣自动化搅拌晒场。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数字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等新经济企业如雨后春笋,2019年郫都区新增1991家,总量达8402家,市级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和潜力独角兽企业达43家,新获得风险投资增长5倍。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萌芽、加速裂变、渗透融合,正悄然创造无限可能。 位于郫都创客公园的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5月30日,随着郫县豆瓣技改项目的竣工,全新的智能阳光晒场、全自动包装车间的自动化的生产线、配备了装箱机器人的厂房……科技感、创新感十足。“鹃城牌”郫县豆瓣、杨国福麻辣烫、品品食品等,仅仅是郫都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最大的时代风口就是全球科技创新改变世界格局”这样的理念,郫都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校院企地与产业功能区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在“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榜单排名上升至第57位,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据介绍,郫都区将始终坚持科技赋能、场景营城,着力构建“155+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区,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加快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