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一碗难求:螺蛳粉如何变成了网红粉?(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5
摘要:普通的螺蛳粉,消费者买完还会记得牌子吗?做饥饿营销,是为了品牌的长期影响力和长尾效应。她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很多消费者都购买不到网红品牌螺蛳粉,但在舆论宣传、口口相传中却因此记住了这些品牌,原本的无名

“普通的螺蛳粉,消费者买完还会记得牌子吗?做饥饿营销,是为了品牌的长期影响力和长尾效应。”她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很多消费者都购买不到网红品牌螺蛳粉,但在舆论宣传、口口相传中却因此记住了这些品牌,原本的无名小厂很可能一跃成为行业的头部。

那么,是否所有的地道美食都可以依样画葫芦,打造成为上亿销量的网红美食呢?

“黑天鹅”成就了螺蛳粉

“不是什么单品都能通过包装盒营销手段,成功在网上走红的。”

张娟解释道,由于和品牌合作的营销机构、推手机构,大多都是靠单品销售额按比例分成的,只有销售量大幅增加,机构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因此,许多营销、策划和推手机构在筛选合作品牌、合作产品时,也会有一定的门槛。比如,与产品相关的近期社会话题,是否有适当炒作、加以利用和预热的;厂家的产品品质是否优秀可靠,品牌、创始团队是否有营销策划、包装的价值等等。

“之前有做桂林米粉的(企业)找我们洽谈线上营销合作,谈到最后我们没做。”张娟透露,尽管桂林米粉和螺蛳粉一样都是广西地道的美食特产,但相比螺蛳粉,桂林米粉更常见,和沙县小吃一样遍及很多城市。

他们评估分析后认为,消费者或多或少都吃过桂林米粉,这种食品虽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难以满足猎奇的心理,无法勾起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尝鲜欲望,“即便是厂家出手阔绰,推手团队也不敢做的,毕竟机构的目标是销售分成收益最大化。”

在她看来,好的营销标的是筛选不常见、普及低、有特色的品牌商品,然后再寻找营销突破口。“如果疫情没有发生,消费者都不会宅在家里,不会做饭的用户也不至于吃腻了方便面,更不会为这种方便螺蛳粉催生走红的契机。”

实际上,螺蛳粉的特点和最大弊端,都是“独特的臭味”。但在疫情期间,预包装的方便螺蛳粉走红,大家不再将螺蛳粉的“臭”当作负面因素,更是充满了好奇,“很多人都是(在网上)听别人说越臭越香,才去买螺蛳粉尝鲜的。”

【结束语】

疫情结束后,品牌厂家以及营销机构恰到毫巅的营销手段,活生生地将以“臭”闻名的小众螺蛳粉,推成了全网的网红美食。

此时,距离柳州当地第一家预包装方便螺蛳粉企业的注册成立,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或许,螺蛳粉的瞬间走红,更多是企业唱戏、营销推手机构共同助力打造的结果,这里面本无是非对错,倒是值得更多仍在低迷阴霾笼罩下的地方美食、地方企业所借鉴。

微信公众号搜索" 驱动之家 "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