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暮春到初夏,习近平总书记在45天之内三次出京考察,分别去往浙、陕、晋,覆盖中国东、西、中。大疫之年如何完成既定目标、交出满意答卷?总书记观大势、察实情、出实招、发警语。山西考察期间,他重点看了三个方面,不仅涉及山西,也关系全国,不仅适用当下,也指导未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太原考察 △习近平山西之行第二天考察地示意图 改革创新看转型: 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试验区的先导,山西在2017年设立了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5月12日,习近平在太原的考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示范区分为北部阳曲产业园区、中部产业整合区、南部潇河产业园区3大片区,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总台央视记者康晓宇拍摄) 山西曾凭借晋煤“点亮全国一半灯”,却也因煤炭“一业独大”面临发展困境。习近平鲜明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这次考察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其使命就是通过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转型综合改革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布局图。 习近平在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听取示范区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察看了创新产品展示。 △由中国电科下属山西烁科晶体公司生产的高纯半绝缘4H-SiC单晶衬底,是新一代雷达、卫星通信的核心,将在机载、地面、舰载雷达系统等领域实现应用。(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由上海凯赛公司研发的长链二元酸单体,可用于生产高档聚酰胺、尼龙粉末涂料等产品。山西将联合凯赛公司打造双千亿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近平在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在转型发展上,山西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要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 △2017年8月,全球首个熊猫造型电站在山西大同投入运营。总装机容量100兆瓦规模的熊猫电站可在25年内提供32亿度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煤炭10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4万吨。 随后,习近平来到示范区内的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在车间察看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展示。三年前,总书记曾到太钢的另一家子公司——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考察。 △带钢是一种窄、长、薄的钢板,应用于金属或机械产品。这家公司依托太钢全流程不锈钢先进生产工艺,年产厚度0.02~0.5毫米、宽度3~650毫米的高强度不锈钢精密带钢2万吨。(总台央视记者康晓宇拍摄) △这是太钢研制出新一代环保型笔尖钢。(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王哈男拍摄) 考察现场,一种被称为“手撕钢”的产品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这种不锈钢箔材,厚度仅有0.02毫米,相当于A4纸的四分之一,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用手就能轻松撕开。目前,“手撕钢”已经应用到柔性显示屏、汽车安全气囊、高端包覆材料、传感器等诸多领域。 △视频:去年7月,总台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在《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山西》节目上就亲手体验了“手撕钢”。 △折叠屏手机、光伏太阳能等领域,已经出现“手撕钢”的身影。(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4岁。前不久,这支团队荣获了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合影。 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习近平说:“高新技术在山西蓬勃发展,太钢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不断转型升级,我觉得很好。也希望你们在不锈钢这个领域,不断勇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