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打赢“两场硬仗”:越是艰险越向前——写在2020年省两会开幕之际(一)(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06
摘要:普通口罩告急如何解决?省市有关部门转变思路,帮助一大批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转产,并将生产所需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等纳入绿色通道保障。2月4日,广安市首家口罩生产企业在岳池县投入生产,从达成合作意向到

  普通口罩告急如何解决?省市有关部门转变思路,帮助一大批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转产,并将生产所需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等纳入绿色通道保障。2月4日,广安市首家口罩生产企业在岳池县投入生产,从达成合作意向到生产车间启用,仅3天时间。各有关企业相继释放产能后,到3月12日,四川口罩日产量突破1000万只。

  群众跨地区出行怎么实现?我省科学调配公路、铁路、航空等运力,在确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恢复城际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等道路运输服务,逐步恢复正常交通运输秩序。

  科研关键作用如何发挥?我省及时启动实施17项科技攻关应急项目,推动企业在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安检、核酸检测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形成一批科技成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联合攻关团队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只要1滴血,10分钟裸眼即可观察到检验结果。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核酸检测系统,能一次性快速检测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19种呼吸道病毒。备受关注的新冠病毒重组疫苗,也在我省较早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为确保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四川出台8条措施全力保障生活物资稳定供应;部分城乡居民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各级党委政府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群众增强自我防护离不开正确的防疫知识,各地乡村大喇叭响起来,巡回宣传车转起来,横幅挂起来,接地气的宣传深入人心、赢得好评。

  回应人民关切,满足人民需求。及时实施见效的一项项部署,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个个变化,温暖人心、振奋人心,生动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四川疫情防控的全过程扎下了根。

  总体战与奔小康

  强化辩证思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4月20日,四川公布2020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72.85亿元,同比下降3%。和全国一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最艰难的一个开年。

  疫情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有目共睹。但横向来看,四川一季度GDP降幅比全国少3.8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位的大省中增速居第2位;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降幅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位的大省中增速居第1位;四川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0.7%,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2位。

  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四川发展的潜力和韧劲。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进入3月,全省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经济增长出现积极变化。

  率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四川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形成有力支撑。回过头看,这仍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

  随着春节延长假期结束,各界对2月3日企业是否复工看法不一,很多省市发出延迟复工通知。经过科学分析疫情形势、综合权衡风险大小和利害得失,省委、省政府决定自2月3日起,支持企业在确保员工安全健康前提下可灵活安排、自行决定复工复产时间。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长时间停摆不可持续,疫情防控也会受到影响。而且,企业复工涉及防控落实、员工到岗、原料储备、物资运输、市场对接等诸多环节,不是说复工就能复工那么简单。四川的这一决策,为企业做足准备赢得了时间,也为稳定经济增长赢得了时间。

  厂区封闭管理,进出人员登记、体温测量、消毒杀毒,员工佩戴口罩上岗、错峰分散就餐……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我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成都高新区抓住时机,10天内推动近63%的规上工业企业进入生产状态;一季度,成都高新区产业增加值(GDP)同比增长6.1%,其中电子信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5%,实现逆势飞扬。

  中欧班列(成都)出发时的汽笛声再次响起。截至3月31日,这一“新东方快车”的速度不降反升,447列开行数量较去年同期上升92.7%。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安湖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走在复工前列,建设者们咬定工期目标不变、年度任务不减,通过科学施工、统筹调度,努力把耽误的工期赶回来。

  截至3月8日,全省14560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6.7%。截至3月9日,全省570个重点项目实现复工,复工率达98.6%。

  复工复产不代表达产满产,掌握企业真实复工复产质量,对于因时因势调整应对举措至关重要。

  用电量多少,反映企业生产运转强度高低;增值税发票开票数量及金额,是企业经营活动强度的表征——四川将企业生产经营不同环节的两类数据融合一起,在全国首创“税电指数”模型,以此动态监测分析各地区、各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和各产业、各行业的生产效能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最新数据显示,四川税电复工指数从3月初的75.31上升到4月下旬的103.19,税电复产指数从3月初的81.16上升到4月下旬的112.45,表明企业复工复产呈稳步上升势头。

  困难环境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全省上下形成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的浓厚氛围,带动更多企业奔向复工复产、达产达效。但在一段时期内,员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而全省各地农民工对回到就业岗位也满怀期待。

  如何让健康农民工安全顺利返岗?这不是个小问题。四川在全国率先推出免费健康证明服务。2月14日,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申报和查询系统上线,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省内各市(州)、县(市、区)及各用工单位对证明均予认可。四川还与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让持有健康证明的人员不仅能在省内顺畅流动,还能跨省返岗就业。

  2月19日一早,仁寿县彰加镇天仙村52岁农民工罗连友坐上开往深圳的汽车,到广东惠州市的太平岭核电站建设项目工地务工。一张健康证明,一趟“春风车”,解决了农民工们出行的大问题。

  一季度,四川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总量达2333.49万人(含省内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17.49万人。

  稳住企业,也就稳住了就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复工复产中面临更多困难。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以高“含金量”的条条“干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四川银保监局“12条”,省文旅厅“10条”,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11条”,省总工会“13条”……各级部门进一步细化举措,不断加大援企稳岗的政策支持力度。四川鼎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郭旭算了一笔账,仅社保政策措施的落实,6个月内可为公司缓解上千万元资金压力。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