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 高健 巩家坞的村民是幸福的,因为明清风格的老房子住着舒服。阳光下,那斑驳的石板小路两边,矗立着精美的砖雕石刻,古稀老人倚门而坐,守望着时光。日长似岁中,一幅美丽的乡村图展现在人们面前。最近,一场不事张扬的村居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拉开帷幕,再度提升了这里的“幸福指数”。 记者拜访时,巩家坞村书记邱慎枝正与村民整修院墙。他们将濒临坍塌的旧房子拆除,但“修旧如旧”,不几天,破旧老房子变成了温馨小花园。邱慎枝说,“老房子代表着历史,那一砖一瓦都带有岁月的痕迹。我们拆旧,建‘旧’,历史的馈赠没丢,原先的风貌没丢,既守住了美丽,又留住了乡愁。” 改变的可不止这一处。原先柴禾乱堆的场院,被改成了公共绿地;原先私自搭起的违建,被拆除清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对巩家坞村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来说,在总书记的指引下建设美丽乡村,他们提供了新答案。 身处山区,这是岭子镇最大的现实,山区乡镇该有山区乡镇的样子。在比学赶忙的热潮中,这里积极探索乡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诸如修旧如旧、变废为宝、柴禾换鲜花等一幕幕新景象不断上演。 记者了解到,在二月份环境大提升考评中,在全淄博九十个镇街道中,这里跻身“前五强”。乡村环境治理的“岭子模式”初见雏形。 但在成绩面前,岭子镇人保持清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硬仗。 岭子镇位于淄川区西部山区,泉王路像一条大动脉贯穿全镇东西,并将29个村居“串”起来。 站在泉王路边,来来往往的大货车,在为当地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治理难题。比如,大货车加水,沿路衍生出许多违规加水点。长期以来,货车随便停,水点随便开。剔除顽疾,这个镇组织公安、城管等八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集中执法,重拳执法,铁腕执法。 对岭子镇党委书记常忠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抓了多年了,这里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个别地方“脏乱差”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常抓不懈。 在杨家店村,挖掘机正在一块老宅基地上平整着土地。村书记姚其国告诉记者,这是三个老宅基地,村里从户主那里收购过来,打算建一个停车场。 作为山区村,杨家店村受“空心化”影响,无人居住的老院旧宅,岌岌可危,但故园难舍,简单拆除群众有抵触情绪。立足实际,这个村对户主地上建筑物给予补偿,保留日后宅基地收益权益,对拆除地域全部绿化、美化,建设“迷你”公园、停车场等。 在王家村街心广场上,一场“柴禾换鲜花”主题活动正在进行。村民王怀胜正拉着一副旧门板过来,换走了三盆香雪兰……不到一上午,600多盆鲜花就被村民们领回了家。 作为省级美丽乡村,王家村的环境有口皆碑。可有村民对乱摆乱放习以为常,以致成为顽疾,这让村书记王怀波很犯难。寻找解决方案,这里探索街长积分制新模式,划分十个街区,配备了十名街长,厘清村民责任,明确奖励措施,带动了全民参与到环境整治中去。 如今,走进岭子镇的一个个村落,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随处可见的绿地、房前屋后的花草……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面已经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