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3月21日电(通讯员 曾丹)“要不是科技特派员及时发现蚜虫和菌核病,及时补充硼肥含量,疫情期间我们1600多亩油菜产量肯定会受影响。”在娄底市涟源市杨市镇,148名农技人员对娄底科技特派员的助力赞不绝口。 为将科技特派员打造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该市精心部署新一轮科技特派员工作,用心描绘农业复工复产“作战图”,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精准对接,充分满足基层一线实际需求。娄底市委人才办联合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调研企业需求,形成技术服务清单,并积极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机关事业单位对接,瞄准产业需求,精准靶向服务。在新一轮科技特派员的选派中,选派了包括农产品种植、农业机械、植物保护、农业气象、生物科技、材料化学、计算机运用、蔬果种植等23个专业领域共239名科技特派员,充分考虑基层一线的实际需求。 结对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专家团优势。该市出台《娄底市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团建制科技服务。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按属地原则和专业性质分类组团,各县市区设团长1名,按照科技特派员专业性质或所驻地域分别组建专家分团,设分团长若干名,实行团长负责制,开展组团式科技服务,并要求每月不少于1次。目前,全市共组建科技专家团27个,有力推动了科技特派员由“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 传帮带学,充分释放科技特派员科技能量。该市采用“结对组合,三级联动”的模式,各县市区为省、市级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每人配备一名专业领域对应的本地“土专家”。“土专家”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省、市科技特派员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这种“传、帮、带”的方式,提升了本地“土专家”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也让科技特派员提升了服务质量,共同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娄底市科技特派员通过精准对接、结对服务、团队作战等方式,帮助群众快速恢复农业生产。针对新化新建茶园整地、调苗、栽植紧张的情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新化县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指导。截至3月11日,新化县已经完成新栽茶园面积3000余亩。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既可以进园采茶解决生活困难,也能为企业增收增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