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创造各种条件。每年6月30日,被确定为“浙江生态日”;“河长”名单公示在河道旁,百姓随时可举报污染;规划项目能不能批,市民代表有否决权;抽查排污企业,市民有“点单权”……绿色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建设美丽中国,协调、均衡、和谐是应有之义。 游船行驶在杭州西溪湿地水道上(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珍爱山川河湖的自然之美,回归资源节约的朴素之美,追求人文风化的精神之美,在浙江正成风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生社会资本和力量注入,绿色社区、绿色园区、绿色学校在浙江不断涌现。 万余座文化礼堂立村头,县级“信访超市”全覆盖,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枫桥经验”从治安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群众解忧“最多跑一地”深入城乡……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美好生活逐渐触手可及。 春潮天地荡,风帆征途扬。一个先行的省域实践,正成为美丽中国的精彩注脚,而一扇事关永续发展、通往美丽中国的未来之门,也正在徐徐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