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相较于《星际穿越》等西方科幻片,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携带家园流浪体现出独特的中国式乡愁。刘洋的《火星孤儿》用高考这一文化符号突出坚守规则与坚持奋斗的力量。陈楸帆的《巴鳞》则通过描绘作为模仿者的镜像,最终达成子辈与父辈的和解。这些历久弥新的母题构筑了中国科幻独特的精神价值,同时也建构了中国科幻之于世界科幻的独特美感。 成绩斐然,未来可期。在当代科幻热潮中,我们仍需在坚守类型特征的同时,努力提高文学表现力,着力培养后备力量。创作热潮证明科幻是一种契合时代的艺术形式,它既能守望传统与过往,又能展现并审视这个时代可见的现实与可期的未来。中国的科幻将不负世界的期待。(文/北京师范大学 肖 汉)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