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海报
方舱医院的读书人 2月5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在众多的新闻照片中,一位静卧读书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戴着口罩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手拿《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一本近600页的政治思想史,正在认真阅读。这张照片发出后,立刻引起了关注,有网友称其是“这几天最能给我力量和希望的一张图”。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纪录片同样与书有关。2019年12月,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在bilibili网站开播,迄今为止,播放量已超过660万次,豆瓣评分9.2分。播放时的弹幕从最初的“为胡歌而来”(演员胡歌免费为这部纪录片配音),变成了最后一集的 “泪目”“舍不得”。 无论是在病毒肆虐的困境中,还是在那无数个平常的日子里,书籍和阅读,总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朱利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部纪录片的主角之一,就像她从未想过在地铁里随手拍摄的读书人照片能火遍全网一样。 朱利伟就职于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对她来说,阅读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乐趣。每天地铁上半小时的通勤时光,是她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也许是因为读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朱利伟渐渐发现,在地铁上和她一样的读书人还真不少。 2018年春节期间,朱利伟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她很想问问男青年这本书好不好看,但始终没有勇气跟他说话,只是拍下了他当时读书的样子。不久后,她又在地铁拥挤的车厢里看到一个人,手拿着一本书、一支笔,正在认真地记笔记。“当时,那本书反射出来的白光,就像地铁上的一束光。这个画面印在我的脑海里,总是忘不了。”朱利伟说。打在书上的这道光,使朱利伟开启了对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的拍摄之旅。 几个月后,随着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为了作个备份,朱利伟开始把照片上传到豆瓣上。她给相册取了个名字《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没想到,这件本是自娱自乐的事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相册阅读人数达到10万人,很多网友是看到央视、学习强国、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推荐专门来看的,并且像追剧一样催她更新。 2018年末,《但是还有书籍》的主创人员通过微博联系上了朱利伟,邀请她参与拍摄。抱着对纪录片拍摄过程的好奇,朱利伟答应了这个邀约,她的故事由此被呈现在这部纪录片里。 摄制组跟着朱利伟坐地铁上下班,跟拍她获得“2018新京报·年度阅读场景记录者”的现场。朱利伟带他们去逛自己常去的“27院儿”活动空间和涵芬楼书店。“他们对日常景观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让我觉得非常舒服。”朱利伟说,“片子里有一段是我在地铁上口述,其实当时我都忘记了他们在拍。” 对生活日常如此细致的记录,也使摄制组得到了意外收获。纪录片里有一幕是朱利伟单位传达室大爷的桌上放了一本《巴黎圣母院》,书上还放着一个老花镜,这个镜头就是摄制组等她下班时拍到的,它成为了纪录片里精彩的一笔。 真诚,真实 朱利伟是《但是还有书籍》的众多主角之一。在这部5集纪录片里,编辑、译者、绘本作者、二手书店老板、读书会发起人、阅读网络主播等悉数登场。除了与书有关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对书籍充满热爱、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抱有一颗赤子之心。“一个片子能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但是还有书籍》总导演罗颖鸾说,“包括片中人物的真诚,也包括制作者的真诚。” 片中,后浪出版公司文学部主编、小说家朱岳,被100多个出版商拒绝之后仍不放弃,终于将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介绍给大陆读者。发掘和推广优秀的华语文学作品,是他的坚持。 中华书局古籍整理编辑俞国林,为了整理出版《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前后花费了13年的时间,还与郑天挺的儿子成了忘年交。 “80后”夫妇lulu和蜗牛在2018年开着一辆面包车,载上一车精心挑选的书,开启了全国漫游之旅。他们在城镇和乡村里支起书摊,给买书送女儿的水果摊老板推荐《小王子》,与爱书人交流用香蕉箱装书的好处。 除了真诚,还有真实。曾经的朱岳也为文学编辑枯燥的工作感到“茫然”,只把它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直到遇到《寂寞的游戏》,他才第一次有了认真推一本书的想法。在梦里,朱岳常常被公司高管追问为什么码洋任务没有完成,作为豆瓣秃顶会兴趣小组组长,他的头发每天都因为焦虑而减少,但醒来后,他依然坚持理想——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 “他们站在效率和功利的反面,在这个一味追求流量和KPI的时代,不被潮流裹挟,以迟缓而审慎的态度,或编舟渡人,或在喧嚣和浮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角落。我相信,这些人身上以及他们创造的作品中那种缓慢的、无用的、非功效的力量,可以去抗衡,或者说弥补现代人所缺少和遗失的东西。这是他们打动我的地方,我想也是打动观众的地方。”罗颖鸾说。 书的流转与循环 罗颖鸾自己就是一个爱书人,关注书圈,有自己喜欢的作者、译者和编辑。这成为她拍摄阅读类题材纪录片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书籍的纪录片比较少,她想作个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