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已然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集中地。 成立10年来,越来越多创新企业登陆创业板,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773家创业板公司中共有718家高新技术企业、549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占比分别达到93%和71%,103家公司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33家公司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自成立以来,创业板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领域结出丰硕成果,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领自主创新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始创新乃重中之重。只有更加注重原创发明和创造,才能解决核心技术瓶颈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回顾创业板发展的10年,我们可以看到,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产业、企业相继涌现,推动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比如,我国新能源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已经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宁德时代为首的一批创业板锂电池公司通过原始创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作为全球锂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宁德时代锂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占有超过20%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他一些关键领域的创业板公司,也依托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开拓进取、引领创新。 集成创新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也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创业板公司积极引入或整合先进技术,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成从“仿制”到“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跨越式飞跃,实现“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不少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统计显示,创业板共有46家公司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其中11家公司主导了相关国际标准制定),459家公司参与国内标准制定(其中105家公司主导了相关国内标准制定),规范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构筑了行业竞争门槛,体现了其市场领导地位。 推动进口替代 助力中国经济崛起 当前,创业板公司积极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建设,助力中国经济崛起。进口替代正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板公司以庞大内需为依托,以产业升级为动力,正努力实现进口替代,重塑全球产业价值链。 比如备受各方关注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长期受国外垄断,我国国产化率不到20%,但创业板公司先行先试,迈出进口替代步伐,加速国产化进程。景嘉微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制自主可控GPU芯片并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企业,2014年成功研发了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处理芯片,打破了国外芯片在国内特定领域的垄断局面。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我国同样处于进口替代加速和推广期,创业板公司始终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在国产化进程中同样取得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进程中,一大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努力推进开放创新,积极参与全球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 在医疗器械领域,创业板公司打破国际企业垄断地位,逐步迈向全球市场。迈瑞医疗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医疗器械产品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多款产品实现全球输出。在通信领域,移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持续发展,创业板公司如中际旭创、中科创达等,跟随产业发展期已逐步从“陪跑”进入“领跑”阶段,积极参与全球市场,实现开放创新。 深耕技术研发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要拥有一批包括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在内的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孵化和涌现科技创新成果。 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研发中百花齐放,16家公司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家公司拥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96家公司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6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05家公司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62家公司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背靠坚实的资本市场,创业板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不断夯实企业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统计显示,成立10年来,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超过5%,高于A股平均水平,735家公司拥有与主营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1.09万项,697家公司拥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446家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595家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内部保护制度,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水平,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在我国部分前沿领域已进入领跑阶段,不少创业板公司依托强大科研力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所在行业前沿领域研究。比如广生堂已布局5个全球创新药研发,涉及乙肝治愈、脂肪肝、肝癌等领域,其中新药GST-HG161项目研究居全球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不少创业板公司积极推动合作研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统计显示,有519家创业板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或企业等形成良性互动,开展合作研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此外,不少创业板公司发挥独特优势,成立“孵化中心”“创客空间”“实验园区”等,扮演孵化器角色。一方面向创业企业输入资源、技术和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自身长远布局,培育未来发展动力。目前,已有45家创业板公司设立了孵化器,孵化新增长点,培育未来发展动力。 回首过往10年,创业板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进口替代、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展望未来,创业板有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科技强国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