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19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曾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详情】 他说: “我为什么要抛弃安逸的生活而回内地呢?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虽然我现在疾病缠身,无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识是清醒的,我的牵挂是不变的,我的信仰是坚定的!”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 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朱有勇 2007年9月23日,朱有勇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试验田和农户交流试验情况。新华社发(云南农业大学提供) 事迹简介: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详情】 他说: “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是我的使命。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 “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 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看到科研成果在千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 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推进海军转型发展的先锋舰船——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代表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领取奖章和证书(2019年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琚振华摄 事迹简介: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是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推进海军转型发展的先锋舰船。入列以来,医院船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勇闯大洋锤炼远海卫勤保障能力,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在波峰浪谷中砥砺强军之志,在卫护士兵中增强打赢本领,在救死扶伤中传递和平理念,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备战打仗水平,有力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201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海军表彰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详情】 他们说: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微弱脉搏的再一次起跳。‘和平方舟’,也是‘生命之舟’。”——6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原海上医院院长孙涛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是被海洋连结成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要向全世界说的话。”——和平方舟首批船员蔡金辉 “我们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以和为贵, 中国军人为守卫和平、构筑友谊而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中医专家李伟红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河北日报、湖南日报、云南日报、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