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繁多、藏身网络、错踪复杂的网络诈骗,给公安机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比于事后侦破,事前防控更有效。一是可以对相关骗术进行充分的报导宣传,让大众熟知,骗子也就没有了行骗的土壤。二是相关部门可以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网站的备案、工商注册资料的核实等等,建好安全的防火墙。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其曾是骗子转移资金的重要一环,但随着行业严监管不断推进,第三方支付行业去年收到逾百张监管罚单,罚没金额过亿元,目前大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已与骗子公司划清界限,给行骗设置了障碍。 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传递的信息正是如此。 作为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最高级别会议,联席会议自2015年至今已召开五次,每次的会议内容都是全国新一年工作的遵循和指引。在以往的联席会议上,会强调各个行业“要自律”、“要落实主体责任”。今年会议上,公安部部长、联席会议总召集人赵克志在讲话中表示:“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通讯、金融、网络等领域开展全行业、全领域的问题风险大排查。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在侦查办案中发现行业监管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一律通报相关部门倒查责任;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立案查处。” 所谓“一案双查”,即既要抓骗子,也要查其行骗过程中所使用、借助的工具,比如他们通过何种通讯工具实施诈骗、用哪种资金通道骗取钱财,用哪些黑产来获取公民信息等等。如果发现行业主管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会追究责任。发现涉嫌犯罪的,就一律立案查处。 具体而言,对电信行业,要着力解决手机卡、银行卡等“实名不实人”问题;对征信部门,要将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黑灰产业人员纳入失信惩戒名单;对工商部门,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要对通讯、金融、网络等领域开展风险大排查。公安机关则需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 针对网络诈骗的监管动作正环环相扣。1月16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针对部分移动通信转售企业涉嫌诈骗电话、诈骗短信举报量大幅增长的突出问题,约谈了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享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要求其高度重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