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权威发布: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8
摘要:精准服务企业。 坚持休养生息、放水养鱼,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制定实施一批新的降本减负措施,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完善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全年为企业减负2700亿元。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

  精准服务企业。坚持休养生息、放水养鱼,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制定实施一批新的降本减负措施,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完善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全年为企业减负2700亿元。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实施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宁波普惠金融改革和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等试点。引导金融机构服务重心下沉,打造覆盖全省的区域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提升各级担保平台服务能力,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力度。强化省市县协同、部门间协作、政银企联动,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用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加大政策性纾困力度。加快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大力推动浙商回归,促进民资、国资、央企投资、外资协调增长。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导向作用,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大力实施“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三澳核电一期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大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

  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全面实施稳外贸政策,做实“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拓展多元市场,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创建国家级新型贸易示范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大力度引进优势外资项目,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深化12个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夜间经济数字化,推进街区(商圈)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国家级步行街,以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加快建设现代消费体系,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完善城市社区商业布局,打造义乌、青田等“世界超市”“购物天堂”。

  (二)联动推进创新强省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打造10条标志性产业链,实施60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建成1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构筑100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培育发展数字安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现代纺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氢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双千亿”工程和块状特色经济提升行动,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增小微企业园200个。谋划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行动,力争在役工业机器人累计突破10万台。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低散乱”企业。强化首台套推广应用,新认定省级首台套产品200项,新增一批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浙江制造精品。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大力支持科创企业上市,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试点。新培育雄鹰企业30家,新增隐形冠军企业50家,培育壮大一批独角兽企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快递经济,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城市大脑、电子发票、移动支付之省等标志性工程,做强集成电路、软件业,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绍兴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连接5000万台工业设备,服务1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建成5G基站5万个,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加快推进软件名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数字经济平台建设。

  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地,谋划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高地。着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平台、人才、政策、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G60科创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支持之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布局首批省实验室2-3家。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北航中法航空大学。支持阿里达摩院等企业研发机构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实施科技创新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科技大市场体系,全年技术交易额达到800亿元,推动200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建设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0家。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大力实施鲲鹏行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0个,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

  (三)以“四大”建设为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标志性工程。合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推进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数字长三角、都市圈城际轨道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协同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谋划实施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推动共建苏浙皖产业合作区、平湖—金山产城融合发展区,促进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