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武汉超大城市优势,推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强全省高质量发展“火车头”。 在部署2020年全省总体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先后至少24处“点名”武汉,支持或加快武汉在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文化旅游等方面,做好全省“火车头”,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做强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省政府工作报告寄望武汉,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开放、创新等多个方面起到“火车头”作用。 ● 确保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如期建成。 ● “十四五”期间,加快争取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2个项目。 ● “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天河机场枢纽。 ● 支持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加快提升汉口北等大市场功能。培育引进一批消费类龙头企业。 ● 深化武汉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 ● 支持长江新城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 推动东风本田三厂等重大新增长点发力见效。 ● 聚焦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培植一批龙头企业,集聚更多第二总部和独角兽企业。 ● 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天马G6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 ● 支持武汉打造全球智能终端高地。 ● 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运营能力,开通与北欧空中货运通道,开展日韩近洋直航。 ● 加快建设武汉中法生态示范城。 ● 支持武汉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 ● 做实做优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重大开放平台。 ● 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 推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向鄂州、黄石、黄冈延伸。加快建设光谷科学岛。 ● 东湖实验室争进“国家队”。推动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 鼓励在汉高校与市州合作办学、建设产业研究院。 ● 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中心” 省政府工作报告寄望武汉,在“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发挥“主中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 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提高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水平。 ● 支持武汉、黄石、孝感、鄂州、黄冈共建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 当好文化发展方面的“排头兵” 省政府工作报告寄望武汉,在文化旅游方面,当好“排头兵”,擦亮武汉戏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名片。 ● 加快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办好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 ● 推动影视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产业做大做强。 湖北省寄望武汉加快各领域创新突破,做强全省高质量发展“火车头”,给武汉加速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按下快进键。2020年,武汉将“加速奔跑”,履行好“主中心”责任,壮大产业之“芯”、强化区域之“心”、培育动能之“新”,奋力谱写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更好地服务全国全省改革发展大局。 盘点2019年湖北成绩省政府工作报告 六赞武汉 政府工作报告汇报2019成绩单,数次点名武汉,亮点颇多。 省政协委员热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何晓刚 摄 八字总结湖北2019:极不平凡极不容易 省政府工作报告开篇即讲到,2019极不平凡,极不容易,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但取得的成效比预期的好,许多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 极不平凡、极不容易。八个字可谓共鸣。 极不平凡,自然大事喜事,精彩纷呈。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八件喜事,件件激动人心。 一喜: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开幕式并高度肯定。 二喜:老英雄张富清、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荣获“共和国勋章”。 三喜:湖北省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四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人均超过1.1万美元。 五喜:我国首款64层三维闪存芯片在汉量产。 六喜:汉十高铁通车运营。 七喜: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完成。 八喜:水利补短板四大工程全面竣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建成通水。 总结2019,极不容易,道尽笃定实干,克难攻坚。 ●湖北省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14%,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解决,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进展。 ●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连续3年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中部靠前。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上年、全国领先。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跑赢经济增速。 ●基层减负年持续发力,湖北省整合压缩各类考核督查,会议文件减少了1/3。 ●“一主两副”经济总量突破2.5万亿元。 ●孝感、荆门跨入2000亿元城市行列。 ●仙桃、潜江、天门等8县市入围全国百强。 ●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10%。 省人大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积极讨论建言 记者何晓刚 摄 ■ 基础建设 巩固提升“老基建” 超前布局“新基建” 湖北省立志“根本解决高铁短板”问题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之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部署,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契机,谋划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包括巩固提升“老基建”、超前布局“新基建”。 环顾省内老基建现状,政府工作报告直面五大短板,涵盖了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高铁、公路、航空、用电等领域,提出从今年至“十四五”时期,全力实现“五个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