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未远,元旦即至。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上,审视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又是满怀憧憬。今天,闪电头评专栏策划推出“闪电新闻评论员元旦献词”系列策划。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及至新年的钟声敲响,转眼又是旧年。 去年立的flag实现了吗?密密麻麻的计划还是没有赶上变化吧。在理性选择与感性认知之间需要一个可以把握的平衡度。从年初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到年终的“礼赞奋斗者”,不停歇的脚步通过一个个十字路口,有打鸡血的冲刺,也有抵近彼岸的心力交瘁,但为生活打拼,我们都做了真实的自己。 如果在岁尾的时间轴上叩问一声“美好生活什么更可靠”,或许能让新年的步伐更能行稳致远。涤除干扰生活的杂念,用心感知新时代生活“善良”的一面。地铁上拥挤时的谦让,公共场合里的轻言细语,待人温和,与人为善,我们行走着,也思考着,而思考的温度终会转化为对生活的善意。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跨度就是思考行走的区间,没有思想的行动,是盲目的。而没有行动的思想,是缺乏检验的。希望新的年轮开启,我们能思考着前进。 这一年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科技、经济、国防、民生政策的释放的红利,让居于其中的我们安全感倍增。这是个体生活投射在宏大叙事上的影像,也是14亿人力量的共同支撑的映射。 这一年,我们仍记得曾有过那么几起案件,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呼吁,我们呐喊,有迟来的正义,也有仍未解开的谜团。我们对健全制度、完善法律、提升公平正义的渴求,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一件件实锤,这是一种可期许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回应民生诉求的必然。我们从中思考到,保持一份初心和温暖,相信未来,温和的阳光终会打在你的脸上。这份相信,源于我们期许一个更完美的生活。 这一年,从流浪大师到李佳琦,从《野狼disco》到李子柒,有迷失也有理性,有挣扎亦有彷徨。以流量开局,还要以内容支撑,眼球效应转瞬即逝,扣人心扉才能沁人心脾。不同观点从情绪聚拢到理性,因为更多的人从情绪热潮中走了出来,开始独立思考。缺乏思考,我们只能被裹挟着推挤着不知何往。 这一年我们在努力奔跑、竭力奋斗。不同的遭遇背后都是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求。风雨也罢,酷暑也罢,个体的成长终归要带着思考行走。信息无杂的网络,多元撕裂的声音,泛情绪化的公共表达,我们可曾回到自我,回到内心,问一声自己,我们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是跟着舆论煽动情绪歇斯底里的怒号,还是于众声喧哗中保持一份静想。 我们奔跑,跨越,身影越来越长,我们离梦想更近了吗?我们孤独、彷徨,日子越来越远,幸福的彼岸快到了吗? 或许每个人的答案各有侧重,但我们都在尽力的生活。是生活而不是生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劳动价值的体现在于内心充实,汗水流淌的意义落脚于每分每秒的真实,哪怕是失败的经验,有所思就会有所获。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思考打磨生活,把每一步都走踏实,美好生活不是奢望。 我们审视别人的幸与不幸,并以此或喜或悲;当然,我们同样也在被别人审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是简单的随性而不是刻意的定义,思考着前行,其实一切都并不复杂。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每一年都不平凡,每一天却很简单。不管你在何处,在干什么,只有思考才能抗拒平庸,而思考着前进让希望更具体,让梦想更真实。 把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思考理顺,把焦急的、浮躁的脚步放缓,带着问题去寻觅答案,把前行变成探寻,寻找“让生活更美好”背后更牢靠的东西。(文/陆玄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